「中華文化總會」已快變成「台灣文創活動總會」了。今年雙十國慶的視覺設計、節目發想、國慶光雕,以及當天的亞運台灣英雄大遊行,都由文總幕後協助策畫。
九月下旬,文總才帶領了堪稱史上最大文創團體前往日本東京上野公園展演,結合藝術表演、文創市集、台灣美食的「Taiwan Plus二○一八文化台灣」活動,吸引近五萬人到場。
張鐵志自爆幾次被「罵到臭頭」
九月二十三日在上野附近餐廳的慶功宴上,幾杯黃湯下肚,此行完全沒有站上台說話的文總秘書長林錦昌分享了一段小故事。花蓮出生長大的他回憶,小時候鄉下有一種行業叫「牽豬哥」,幫忙養豬戶配種繁殖。他笑稱,文總做的事情是「牽豬哥」,他因為到處募款籌錢「搞成啤酒肚」;至於表演團體的任務就是負責「播種」,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
這次赴日展演歷時近一年籌備,更換過五次場地,其中一個向隅的場地是澀谷區的國際連合大學(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聯合國大會的附屬研究機構)前廣場。那裡每周末都有農夫市集,原本跟負責市集的團隊談定了,沒想到最後校方突然表示:「不借給以國家為主題的活動。」
要整合近百人的團隊出國展演是件大工程,主其事的「文青」副秘書長張鐵志在慶功宴上酒後自爆,他幾次被林錦昌「罵到臭頭」。抵達日本的前幾天又遇上淒風苦雨,讓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衰神」?所幸老天爺疼惜台灣人,正式演出的二十二日下午天空開始放晴。
馬政府時期的文總魂牽夢縈中國鄉愁,想要打造中華文化的文藝復興基地,埋頭編纂中華語文大辭典,建立中華語文知識庫,文總就像是大門深鎖的冬烘學者養老處所。
馬搞中國鄉愁,英玩台灣創意
即至英政府時代,文總雖不想激怒老共仍稱「『中華』文化總會」,但大門突然打開了,儼然成為「文化過動兒」,活動辦不停,不僅走出老宅,更走出台灣面向國際。
二十二日在等待雨停時,雨滴就像千斤重擔壓著工作人員的心頭,依舊一副老神在在的林錦昌對《新新聞》記者說:「當別人不讓你在世界上出現的時候,你就要想盡各種辦法跟世界交朋友,小國無法比軍事、財力,只能比軟性的力量。台灣人的包容性很強,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是廣義的文化,我們自己的眼界跟心胸打開了,自然在國際上結交到更多朋友。」
林錦昌強調,文總走出台灣不是用一般「文化輸出」的概念。就像台灣力推新南向,「我們不能只是把東西端過去給人家,一定要先瞭解人家。」
今年文總即與「臺灣吧Taiwan Bar」聯手打造新南向動畫《黑啤東南飛》系列影片,透過「黑啤」(Beer)為主角,利用五支台灣自製的動畫,介紹東南亞的穆斯林、流行音樂、生活習慣、佛教傳遞、古今商貿等主題。
「你要先認識你的朋友,才能做朋友。」林錦昌說。
為求影片內容精確無誤,文總找了外籍工作者協會理事長徐瑞希等人擔任顧問。外籍工作者協會還會協助媒合不同國籍的朋友幫忙,像是穆斯林篇就找印尼朋友,泰國篇找了泰國寺廟的師父一起審稿。
文總第一次嘗試開大門走出去,是去年九月前往馬來西亞的「藝術卡車秀台灣」演出,分別在檳城以及威省登場,兩晚共吸引六千多位觀眾到場觀看。
為了那次海外表演,文總把可以在短短三分鐘變身舞台劇場的藝術卡車運到馬國。卡車讓民眾不用進到藝術廳看表演,而是藝術直接走進群眾,這種概念讓馬國人驚艷。隔天馬國報紙即有評論呼籲,馬國政府也應該效仿台灣,把藝術帶到各地。
長年以來,台灣各部會從外交、經貿、文化、僑務、觀光等,每年在國外各自舉辦各種活動或展覽。但辦活動畢竟不是這些部門的專業,到頭來外國人記得的台灣不是小籠包、滷肉飯就是珍珠奶茶,表演活動往往也千篇一律,從來沒有人檢視成效。蔡政府上任後,文總即試圖整合各部門資源,並建立一個合作平台,定期開會討論。
台灣國際宣傳得整合規畫
今年八月三十日至九月一日外貿協會在泰國曼谷舉辦的「二○一八年泰國台灣形象展」,文總首度參展,設置「文化台灣」館,並協助規畫整體形象視覺,由設計師馮宇設計了融合台泰代表性動物──蝴蝶及大象的主視覺,讓金光閃閃的商展充滿文創風。
「台灣走出去,就是要把握每一個moment,你在那時候做到了,就會有累積。」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如是說。台灣的國際宣傳得進行整合規畫,才能把握每個秀台灣的moment!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