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靖觀點:希臘債務危機…新政治的起點?

2015-07-11 06:10

? 人氣

梅克爾對齊普拉斯不假辭色。(美聯社)

梅克爾對齊普拉斯不假辭色。(美聯社)

希臘說不,以公投否決歐盟集團的緊縮方案。希臘的債務問題,似乎從此擴大為全球無解的金融危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則,真要深究欠債者希臘與債主三軀馬車(Troika,歐盟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之間的糾結,恐怕不僅只是金融上的債權關係,還包括感情債務、歷史債務,以及,時常被忽略的,語言上的債務。

要論希臘和歐盟之間的恩怨情仇,大家首先看到的,當然就是很不對盤的兩大當家,一方是鬥志昂揚的希臘基進左翼政黨Syriza年輕領袖,現任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另一方則是老成強悍,位高權重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

今年5月23日,齊普拉斯專程到德國訪問,在與梅克爾共同舉辦的記者會上出現一個有趣的鏡頭:兩人右手同時高舉到耳畔,按著翻譯耳機,相互對望。堅定的態度,疑惑的表情。似乎德語和希臘語的雙方翻譯,都未能精準傳達旨意。

這不禁讓人想起法國精神分析學家拉岡(Jacques Lacan)的一句話:「語言帶來無可抹滅的債務。」

齊普拉斯訪德,與梅克爾記者會上,兩人都摸著翻譯機露出疑惑的表情。(翻拍自雜誌)
齊普拉斯訪德,與梅克爾記者會上,兩人都摸著翻譯機露出疑惑的表情。(翻攝自法國Philosophie Magasine, 2015年夏季號)

是的,希臘問題凸顯了歐盟的困局。但是,「問題」因何而生?「困局」從何說起?數量龐巨的媒體分析,你閱讀越仔細,訊息就越凌亂。慢慢的,你唯一瞭解的是:希臘的相關新聞,已形成我們日常的沉重債務。

希臘當前的處境是金融債、感情債、歷史債、語言債……的總合。純從金融面向看待希臘債務問題,冰山或可窺得一角,卻更可能因此玩忽全體大局,以致帶來撞擊、傾覆的危機。諸多歐盟權貴階層的技術官僚,一板一眼,談判桌上只願意就經濟論經濟,就金融談金融,狹淺的視野當然開不出舒緩寬闊之大局。

即使純就金融而言,也不會只有「欠債還錢」這樣一個被形容為天經地義的道理。簡單舉兩個例子:其一,1953年,為了協助歐洲國家從戰後廢墟中重建,美國一舉免掉了德國一半的債務。欠一塊,還五毛,你說奇怪不奇怪?其二,從2007年開始,美國的次貸禍源延燒成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豺狼肥貓之敗德惡行揭諸於眾,被虧空、搬空之銀行不在少數,然則,金融集團逞其已「大到不能倒」的優勢,壓迫政府當局和聯準會,以「量化寬鬆」為名,印鈔票,救銀行。正因為有前車之鑑,此次「三驅馬車」強硬塞給希臘的經改方案,也難免招致究竟是要救希臘,還是救銀行的質疑。

希臘與歐盟其他國家之間,其實還有被忽略的「感情債」問題。譬如,德、法兩國本是歐盟的火車頭,兩國之間,近幾年基本上意見協調,少有歧見。然則,此番面對希臘問題,德國態度強硬,法國則從總統歐朗德到民間社會,卻是傾向同情珍重。法國各大工會甚至號召示威遊行,與希臘站在一起。理由之一,大概由於法國教育特重哲學,古希臘幾位大哲乃是法國人民知識之源頭。這種感情,很難說得清楚。但是,相對於希臘所欠的金錢,他們顯然自覺,就債務而言,他們欠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的更多……

除此之外,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在占領希臘期間大肆掠奪,甚至直接從當時的希臘銀行提領龐鉅金額以支付占領的開銷。這筆帳,從來沒有被算清楚過。而根據希臘財政部的說法,希臘官方手上其實還握有彼時納粹當局所開列的「借據」,可以直接訴諸國際法庭。要論及「歷史債務」,這只是其中之一,真要深究,難以勝數。

要談希臘債務,不談則已,要談恐怕就得全面攤開。如是糾纏,有兩個可能,其一是最後以「爛帳」收場;其二是破除成見舊規,把問題從新談起。希臘危機內涵豐富無比,新世紀的政治,新時代的民主,新政治經濟學的建構,契機在此!

*作者為INTERCOLL(International Collective Intellectual)亞洲地區召集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