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義合譯士担帋
獨虎票很可能是古今中外唯一在票面上使用譯文的郵票。
郵票左邊的「士担帋」向來公認是英文stamp的音譯。「郵票」這兩個中文字的組合早在臺灣民主國之前即已存在,一八八五年,清朝發行中國第二套郵票「小龍郵票」,其中有些加蓋「臺灣郵票」四個字,可見「郵票」在中國不是陌生的詞彙。
有人說郵票創始人麥嘉林是英國人,所以採用音譯。既然發行國名和面值使用中文,何以「郵票」採用譯文?臺灣民主國之前的一八八八年,臺灣發行龍馬票,其上有「大清臺灣郵政局」字樣,這一款著名的郵票也沒有使用音譯文字。
或謂劉永福是廣東人,所以採用「士担」兩字。這種說法毫無說服力,因為郵票是印來在臺灣使用。
前文提及「士担帋」不等於stamp,而是stamp paper。為什麼不用stamp的音譯「士担」呢?廣義的stamp是指一種票據,代表一定的金額,某一種已付的稅,或某一種已盡的義務,在這種情況下,stamp可以指稱多種票據,郵票、稅票,護照上的票等都是stamp,經常做為某一種稅已經完付的憑證。這種使用法在郵政史上並不罕見,譬如香港有「印捐士担」,而這個見解強烈暗示獨虎票可能為了稅捐而誕生。
麻煩的「錢」
郵票右側為面值,右下角有一個「錢」字,其上則空白以供蓋印面值。無論哪一個版本,每一套獨虎票各有三枚,面值分別為三十錢、五十錢、一百錢。必須注意的是,面值單位採用制錢的「錢」,而非官方制文的「文」,如一八八八年的臺灣龍馬票。
西方文獻經常把「錢」字譯成「分」(cent),其實不完全正確。禮密臣在文章裡就把獨虎票的面值寫成三分、五分、十分,而非三十錢、五十錢、一百錢。
二十世紀初,臺灣的貨幣制度非常混亂。除了大陸的各種銀幣制度,臺灣本地也有多種貨幣,其中不少以「錢」為單位,而貨幣以銅鑄成,稱為銅錢,當年臺灣就同時存在各種銅錢。
銅錢的「 錢」遠小於銀兩的「兩」。眾所周知,一斤十六兩,一兩十錢,一錢十分,一分十釐。假設獨虎票的「錢」指的是十分之一兩的「錢」,則三十錢、五十錢及一百錢分別相當於三、五、十銀兩。
以二○一八年九月十三日國際銀價即時價位為例,一盎司國際銀價約為十五.四三美元,約當新臺幣四百七十三元(匯率三十.六七三),即每臺兩白銀值新臺幣五百七十元,若不考慮其他影響因子,則一百二十年前一枚相當於三兩白銀的三十錢獨虎票,僅僅面值就超過新臺幣一千七百元。對於一枚郵票而言,這個數目顯然貴重到超乎常理。由此可知,獨虎票上的「錢」指的應該是銅錢的「錢」,而非重量單位十分之一兩的「錢」,至於是何種銅錢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