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迴響:討論課綱,別貼學生標籤

2015-07-28 05:30

? 人氣

反課綱抗議學生在教育部前(余志偉攝)

反課綱抗議學生在教育部前(余志偉攝)

近日看到「課綱微調的真相」管理員黃先生密集投書,先指控學生心甘情願與政黨合作,後一篇則表示學生到場人數極少,行為不具正當性等。乍看之下,這與近年幾場社會運動中,反對者的持論相當接近。筆者雖然僅是一名有閒暇時間才會參與行動的民眾,但仍然想針對類似指控,提出自己粗淺的看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針對人數太少、不具民意基礎這點,筆者其實認為這個指控相當有趣。過去社會運動發生時,反對方(例如很會挑學生錯字的白色正義聯盟)上街遊行,人數往往稀稀落落,卻號稱自己是「沉默的多數」;吳思華日前面對課綱爭議也放話「不是說話大聲就贏」。現在卻有人好意思拿三一八學運的人潮,質疑反黑箱課綱的民意基礎不足,難道他們不會跟當時的你們一樣,是「沉默的多數」嗎?這樣的雙重標準,真的令人啼笑皆非。

重點是,抗議者採取的行動,與人數多寡有什麼相關?過去國道收費員或關廠工人,還有較近期的韓國 Hydis 工人來台抗爭,人數可能僅數十人到數百人,但他們採取的是癱瘓國道或鐵路、突襲官員或財團負責人住處等激進程度不下占領公署的行動,請問即使他們面臨財團或政府剝削、求助無門的極端情境,還需要達到所謂「可以證明大多數民眾支持」的人數門檻,才能上街或採取行動嗎?

回到這次反課綱行動,簡單請教黃先生,要達到如何的人數,才能啟動「激進抗議行動」的開關?行動激進的程度,也受到人數多寡的限制嗎?為什麼人少就不能採取更激進的行動,喚起大多數人的關注和思考呢?不客氣的說一句,這種近乎「放大絕」、千篇一律「不是你們說話大聲就贏」的老招,在一個公共議題的討論上,真的是品質十分低落且不負責任的。

接著是「被政黨操控」,這是最常見的指控,但這次最大的不同是,反對方似乎掌握比較充分的證據,並以此為施力點窮追猛打。雖然前陣子有鄉民指出,「課綱微調的真相」和多個國民黨支持者粉絲專頁有相當密切的合作,似乎有點「龜笑鱉無尾」,但筆者無意在此抹藍抹綠,只想討論:在行動者保有自主性的前提下,政治勢力不能協助社會運動的經營嗎?

這次各地的學生,在資源和經驗都不足的情況下,的確需要經驗較豐富的 NGO 或政黨帶領和支援,況且撤回課綱最終還是要回到體制內。在保有決策自主的前提下,與立場一致的 NGO 或政黨協助,有何不可?又,黃先生除了 1495 元的收據 ( 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人拿 1495 元,一個人連買杯飲料都不夠,學生怎麼可能因此被收買 ) 和對話紀錄呈現的內容外,有什麼證據可以顯示學生跟被嘲笑「下去領五百」的走路工一樣,是在沒有自主性的情形下,被政治勢力動員來的?看了決策核心的學生的論述能力,他們會不會自主思考,還需要被質疑嗎? 

最後,撇開上述的東西不講,既然要講求真相,講求理性,那黃先生為首的一干人,要面對問題了嗎?為什麼在課綱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一審判決違法、遲遲不肯公布的黑箱會議紀錄被公開,還要幫正當性大打折扣的課綱護駕?另外,舉辦課綱座談,內容卻始終閒聊,慘遭學生打臉就索性取消剩下三場座談的吳思華 、堅持對未成年學生提告的吳思華、有時間找政大學生討拍,沒空親自拿出誠意與高中生好好談的吳思華,還有護航的必要嗎?這樣的教育部長還是個適格的政府官員嗎?打著「理性」「真相」大旗的黃先生等人,要不要停止把學生貼標籤,認真就事情本身討論?

*作者為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