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不對稱戰力,海軍編列316億元預算計畫籌建「微型飛彈突擊艇」,希望藉由打造能夠發射反艦飛彈、噸數45噸左右的小型船艇,以擔服快速打擊任務。然而從相關構想曝光到預算編列,外界質疑聲浪不斷。民進黨委員蔡適應今(14)天在立法院就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海軍現階段已有排水量近200噸的光華六號飛彈快艇,再籌建微型飛彈突擊艇,意義不明。
根據國防部108年預算書內容表示,海軍編列316億3844萬餘元籌建微型飛彈突擊艇,擔任快速反應兵力,執行打擊任務,並支援各項戰、演訓任務。配置位置分散部署,依敵情需求適時進行調整,以延伸打擊距離。
蔡適應表示,海軍目前所使用的光六艇幾乎已是全世界排水量最小的飛彈快艇,未來小還要更小,對於搭載雄二飛彈後艇身重心偏高、船身過小的耐波性和適航性、全案的急迫性等問題皆令人不解;海軍未來除增加沱江艦數量到12艘,加上超過30艘的光六艇和岸置反艦飛彈發射車,「反艦能量難道還不夠?」
海軍:「濱海決勝」的重要戰力
嚴德發答詢時表示,海軍是因應敵情威脅、強化不對稱戰力,計畫籌建45艘;同台列席備詢的海軍參謀長李宗孝中將則指出,微型飛彈突擊艇和其他船艦運用方式不同,是「濱海決勝」的重要戰力。
據了解,微型飛彈突擊艇的構想源於2016年發生的雄三飛彈誤射事件,即船艦不用出港,就能運用所搭載的反艦飛彈對外海的敵船艦造成殺傷,加上噸位數小(約40到50噸)、航速快,僅需由2到3名官兵就能操作出擊,無論是在軍港或在一般漁港還是特定海域待命,敵船不易掌握和偵知,是不對稱戰力的代表性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