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科技業高階主管 為何印度裔遠多於華裔?

2015-08-16 12:33

? 人氣

Google執行長皮猜(Sundar Pichai)(美聯社)

Google執行長皮猜(Sundar Pichai)(美聯社)

隨著日前谷歌(Google)進行組織改造,人們再次關注印度裔在美國矽谷屢屢突破職場「玻璃天花板」的趨勢。然而,同樣對矽谷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華裔,為何在這方面卻表現平平?矽谷人士認為,這一現象與種族無關,與兩個族群的文化教育背景和職場素質相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華裔與印度裔人才在矽谷人數眾多,都非常引人矚目,以致有人戲稱,矽谷聞名於世的「集成電路」的英文縮寫「IC」代表著印度和中國兩個英文單詞首字母,India and China。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維基百科)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維基百科)

但進入公司中高級管理層的華裔遠遠少於印度裔,大公司高階主管更是寥若晨星。不少全球知名科技大公司現在都由印度裔出任執行長,Google的皮猜(Sundar Pichai)、微軟(Microsoft)的納德拉(Satya Nadella),就是兩個顯著的例子。

印度式教育更符合科技業要求

為什麼美國科技公司管理階層特別青睞印度裔人士?在思科(Cisco Systems)擔任全球副總裁和物聯網技術長的江朝暉認為,科技公司物色領導人才,有一些特定要求,而印度裔人士在印度國內所受的歐美式教育和訓練,讓他們相比華人更容易符合這些要求。

她說:「第一,他們需要有很清楚的理念,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看到的大方向是什麼。第二,他們要知道如何組織團隊,向這個大方向努力。第三,他們要清楚地知道並說明,轉向這個方向需要什麼樣的投資,有什麼樣的回報和風險。」

印度裔善於溝通、表達和人際交往

電動車公司特斯拉(Tesla)亞太區高級人才顧問張琦從矽谷人力資源專家的角度分析說,印度裔人士往往善於溝通、表達和人際交往,更有能力得到上級和他人的信任。

江朝暉和張琦都認為,印度注重多方面培訓IT人才,普及英文教育,課程設置的國際化程度高,重視培養人際溝通能力,這些使印度裔人士來到美國後更容易適應美國的企業文化和對人才的要求。

印度裔強大的人脈關係網絡和支持體系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瓦德瓦(Vivek Wadhwa)多年來研究印度裔企業家在美成功的秘訣,他認為印度裔這些年在美國IT業等領域不斷突破「玻璃天花板」,一個關鍵在於他們透過行業協會等組織構,建立起強大的人脈關係網絡和支持體系。

瓦德瓦指出,1970、1980年代最早在美國IT業小有成就的第一代印度移民建立了很多組織,數十位成功企業家長期推動建立有助於印度裔發展、創業和融資的「生態環境」。

「他們在打破玻璃天花板之後,決定幫助其他同胞延續自己的道路。他們認為,越多印度裔戰勝那些障礙,就會減少後來者進取的阻礙,並幫助後人打開更多原本緊閉的大門。」

尋找導師、拓展人脈、創業育成、資金支持

以1992年成立的矽谷印度企業家協會為例,其宗旨就是「尋找導師、拓展人脈、創業育成和資金支持」,全力培養新一代矽谷的印度裔創業者。該組織還同12個印度城市及多個國家的印度裔行業組織建立密切關係,促進印度裔在世界各國的創業發展。

與此同時,相對於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創業者,張琦、江朝暉和瓦德瓦都認為印度裔員工更敢於表達不同觀點、打破既定規則。

表達不同觀點、打破既定規則

張琦曾在矽谷一所大學教書,對印度留學生喜歡提問、而中國留學生比較沉默頗有感觸。江朝暉發現她的印度裔同事喜歡與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願意在社交上花很多時間和精力,這既突出了他們的存在感,又使他們便於吸收他人的想法。瓦德瓦則表示,與其他亞洲國家的移民相比,印度裔更敢於表達自己。

江朝暉以自己從一名初級工程師到跨國公司副總裁的成功經歷為例,鼓勵華人要有自己的創新想法,並敢於跟高層分享。她表示,自己在矽谷工作20多年,基本就是在這些方面做努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