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正在上海進行訪問,對於這個全中國最重要的商業城市,或許有人會覺得好奇:上海為什麼會被叫做「上海」?照理說有上必有下,那麼「下海」在哪裡?
其實這個問題60年前就有人問過,而且上海人對此人的問題非回答不可。
1955年,毛澤東到上海視察,遊覽黃浦江,毛澤東突然向陪同人員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上海還有個下海嗎?」在場的上海人,個個無言以對,誰也回答不出來。毛澤東說:「應該有。」
毛澤東的話,如同在黃浦江中投下一塊大石頭,於是上海市開始尋找這個不為人知的「下海」。找來找去,還真的找到了。在虹口區發現一座叫「下海廟」的小廟,位於昆明路73號。
據史料記載,下海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從前,這一帶多是漁村。漁民出海打魚,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建了這座小廟,奉祀護海女神媽祖。「下海廟」俗稱夏海廟、義王廟,位於虹口區昆明路73號,始建時僅有房屋9間。嘉慶年間荒廢倒塌,又重修。咸豐4年(西元1854年)又購地8畝多,逐步擴建。光緒25年(西元1899年),又增建了後殿等10餘間。抗日戰爭初期,「下海廟」被日軍的炮火焚毀。1941年起,重新修建。
為了尋找「下海」人們才注意到這一座廟的存在,這時候的它,小得不能再小,而且破爛不堪。但「廟小故事多」,上海人通過這座小廟的探詢,破解了上海、下海的由來。
黃浦江的「浦」,在吳方言區(歷史上這一帶屬南方的吳楚疆界)原意是小河,多指人工河。宋代為解決吳淞江泄水能力,在吳淞江兩岸,大約每隔五里開通一條進入吳淞江的水道,這種支流水道稱為「浦」。吳淞江兩岸共有18個浦。
當時,吳淞江在現在虹口區海門路一段,南岸有一個浦,稱作「上海浦」。與上海浦相對應的,北岸有個浦,叫「下海浦」。
江南河流命名有個習慣,接近源頭的支流稱為「裡」或「上」,靠近下游的稱為「外」或「下」。上海浦和下海浦,皆因為位置得名。
「上海」之名起源於上海浦,但是最後成名是因為酒。
「上海」本是水道的名稱。《宋會要輯稿》記載,西元1008年北宋真宗時期,這一帶設置了專門管理釀酒、徵收酒稅的機關—酒務。因地近上海浦,就稱為「上海務」。上海務濱江臨海,人流眾多,交易繁忙,稅收大增。因為酒,上海務的名氣也像酒一樣逐漸有了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