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社會不要出現下一對『我爸媽』,一對都不要。」
2018年的秋天,桃粉色「愛家公投」布條掛滿大街小巷,號召人們為了下一代站出來、捍衛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之「正常」家庭;在此同時,奪得金馬8項大獎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在公投前夕上映,訴說一名男同志勉強自己成為「正常」人與女性結婚、最後卻人人都受傷的故事,首周票房突破700萬。
許多人看完電影都哭了,目前北台灣讀大學的女學生小Z也是700萬的其中之一,只是她哭的理由或許有點不同,她哭著跟男友道出自己的家庭故事──這對她來說不只是電影,而是爸媽的真實人生,她最愛的兩個人受的傷。
她永遠忘不了高中某夜爸媽吵架時發現爸爸是男同志的震撼,儘管爸爸已在婚前向媽媽坦承性向,說好一起「改變」,但他仍改變不了想跟陌生男性網友見面的衝動,而衝動帶來的是媽媽的憤怒與淚水;儘管爸爸真正愛的還是那個家,他無法理解自己為何還是喜歡男人,也想過要「一了百了」。
「我爸媽已經來不及了,但我想為他們站出來。」小Z說,即使沒有爸媽這層原因,她還是會支持婚姻平權,但因為爸媽,她多了不得不站上凱道、就算媽媽哭著說很受傷也還是要參加同志大遊行的理由:「我覺得我爸跟我媽很辛苦,我真的不希望,還有很多人會跟他們一樣辛苦……」
「原來,我不是爸媽相愛生下來的孩子」
高三那一夜聽到爸媽吵架以前,小Z說,他們一直是親戚眼中的「模範家庭」──爸媽相識相戀結婚生下兩個孩子、一年吵架不超過2次、孩子學業成績又讓親戚羨慕,一切看起來符合社會典型的「幸福美滿一夫一妻」,而在高三以前,小Z並沒有查覺到那些線索。
例如家裡共用一台電腦,小Z會在電腦看到一些男同志交友網站或影片;例如爸爸總是讓著媽媽,若小Z跟姐姐不聽話,爸爸總要他們多體諒媽媽,他「虧欠」媽媽很多;又例如,儘管家庭看似幸福美滿,媽媽偶爾會失落地告訴孩子:「反正我老了就是自己孤單一個人。」
直到那一夜貼在房門聽爸媽吵架,一切都連起來了。原來爸爸是個男同志、喜歡的是男生,原來爸爸回南部看阿嬤時都會找一些「網友」見面,做了什麼事大人們沒說清楚,只知道婚後爸爸持續這麼做、即使媽媽很傷心也還是繼續,還有最讓小Z傷心的──原來,她不是爸媽相愛而生下的孩子。
當時的小Z並不是對「同性戀」一無所知,她從小就知道一個表哥是男同志,跟一個男人一起住至今已超過10年,「我就覺得那好像沒什麼,那好像跟一般人一樣」,就讀女校時也碰過不少班對,只是知道自己爸爸就是男同志,對女人的身體其實沒興趣,她仍受到不小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