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拚搶抗戰功勞:游擊戰爭支撐長期抗戰、發揮巨大威力

2015-08-29 21:30

? 人氣

1937年初期,毛澤東(中)在延安(取自網路)

1937年初期,毛澤東(中)在延安(取自網路)

中國政府9月3日將以閱兵大張旗鼓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儘管眾所皆知,中國對日抗戰是蔣中正領導國民黨政府進行,共產黨及其部隊則是在後方休養生息坐大,但是北京當局還是想盡辦法,為自己在對日抗戰中的「貢獻」塗脂抹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軍歷史研究室副主任張從田29日在北京說,「游擊戰爭」是支撐中國長期抗戰的重要作戰形式。

張從田說,抗日戰爭是中國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同已經工業化了的日本這個強國進行的殊死較量。在敵強我弱、敵小我大的情況下,要戰勝日本侵略者,就要首先不斷地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游擊戰爭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無處不戰、無時不戰,積小勝為大勝,有效牽制、消耗和消滅大量日軍,從而改變敵我力量對比,取得戰略主動,拖垮日軍,最後打敗日軍。

張從田說:「從這個方面來看,中國的抗日戰爭,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游擊戰爭,不像歐洲戰場、太平洋戰場那樣是硬碰硬的陣地戰的作戰特點。」

張從田指出,游擊戰成功地開闢出敵後戰場,使抗日戰爭形成了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相互配合、相互策應的有利戰略格局,這是支撐持久抗戰最終取得勝利的一個基本條件。「兩個戰場」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軍事上的成功體現,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舉。

國防大學軍隊建設與軍隊政治工作教研部中共黨史黨建教研室主任秦利表示,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深入敵後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使游擊戰上升到了戰略地位,成為對敵作戰的主要形式,發揮出「巨大的戰爭威力」。

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武裝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歷史史實和科學結論。」秦利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