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政局極可能再度政黨輪替之前,在馬英九、國民黨中央、台灣民意的多方責難之下,連戰依原定計劃去了北京。九月三日,當連戰站上北京天安城樓,閱兵觀禮,他個人的政治生涯和國共關係都走到了歷史發展的 風陵渡囗。海峽兩岸之間此後的風起浪湧、吉凶難測, 連戰 能夠為和平發展找出一個有望可行的津渡嗎?
先說「連習會」,和台灣人物來往, 中共是重視歷史淵源的。 抗戰前一年, 連戰出身 在西安 ,在台灣成長,家、學、黨、政資歷完整,遺憾未能 選上總統。歷史的弔詭是,連戰反而因此得以國民黨黨主席的身份,做了兩岸破冰之旅,建構國共平台,成了兩岸交流的樣板人物。現在又一個 關鍵時刻,連戰 想在歷史為自己留一席之地,他想對 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有歷史性的貢獻,也是可以理解的 。中共可能的安排可能有:全面公開 連習會談的內容,或以記者會公告部分內容,或在某些場合讓 連戰接受媒體問答。不同的安排,所透露的象徵性、談話份量也都會不同。連戰個人的歷史地位,國共平台在未來的兩岸關係還能扮演什麼角色?這都會引發連帶的影響。
全國皆曰不可,日後歷史再還以公道的,也是有前例的。九一八事變之後,蔣介石請他的換帖兄弟黃郛出來和日本人周旋。1933年5月,黃郛以北平政整會委員長的身份和日本簽下了塘沽協定,此協定等於中國默認滿洲國和日本佔領熱河合法,也喪失了部分華北主權,在當時激揚的抗日聲浪中,背上了賣國的罵名。
抗戰後, 蔣介石為文追念黃郛,說「自來志士仁人,臨湯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謗而不辭者難。」肯定 黃郛是一位為他背黑鍋、為國家去跳火坑的愛國者,爭取到準備抗戰所需的時間。
陳英士、黃郛、蔣介石結拜為兄弟時,有約言:「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嚐」,彼此有生死與共的信任 關係 。而 當年出席APEC的台灣領袖代 表人選,馬英九囑意的第一人選是有「國民大會議長」 資歷的錢復,北京願意接受的人卻是 連戰。馬、連之間有猜忌之心,信任不夠,也使幾次「連胡會」、「連習會」的正當性、代表性不足。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國共兩黨的合作抗戰。 1937 年7月8日,中共中央發表「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 ,呼籲「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又於1937年7月15日,交付了「共赴國難宣言」,其中說:
「當此國難極端嚴重民族生命存亡絕續之時,我們為著挽救祖國的危亡,在和平統一團結禦侮的基礎上,已經與中國國民黨獲得了諒解,而共赴國難了。
中共中央再鄭重向全國宣言:
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鬥。
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
四、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並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