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會發生糧食危機?
台灣有可能會發生糧食危機?個人曾拜讀清大教授彭明輝的大作「台灣糧食危機關鍵報告」,深有同感,也佩服老師寫出如此的論點著作。任公職時亦特別邀請了彭教授到雲林演講,以彭教授的國際觀與在地化的思維之下,提出台灣需要有居安思危的概念與想法,才能面對全球化的糧食危機,亦方能有所因應。
彭教授指出台灣的農業一向自給自足,過去在的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但是近來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維持在30~35%之間,對比之下遠低於中國大陸的95%,美國的128%,法國的122%,甚至低於日本的40%,台灣從過去的富饒足食,到近年的自給率不足,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人口成長、肉食提高,以及大面積休耕與減產。在這樣的論點之下,其實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高達99.7%,反是許多的牲畜飼料供應都必需仰賴進口,特別是俗稱黃小玉的黃豆、小麥、玉米,在綜合統計之下,造成台灣糧食自給率偏低的主因。
如彭教授所言在1960年台灣人口為1,000萬,2008年已經達到3,000萬,增為3倍。因經濟成長也導致台灣飲食內容的巨大變化,每人稻米消費量從1967年的141.47公斤降為2007年的47.48公斤;小麥消費量從13.43公斤增加為36.0公斤;畜禽類肉食量則由26.26公斤增加到74.38公斤, 增加了2.8倍。而在2007年時的台灣,進口豆類與玉米共生產了750萬噸的飼料,做為魚畜養殖之用,魚畜牲口所消耗的穀物更是國人們的三倍。所以,一旦黃小玉遇到生產國家因天災或人禍而短供大漲,甚至是國際市場缺貨,不得不讓人擔憂,若是台灣購買價格不夠高,市場就容易轉單,這類市場是真實版的期貨市場,更需具有短、中、長期的思考與運營策略,否則若真供應不足,確實會引發另類的糧食危機。
雖然民眾食用的稻米供應足夠,但若加計廣義的食用指數之後,必需大量進口的黃小玉等商品,容易因全球化的市場需求,就有可能造成台灣的糧食新危機。為了解決與克服有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個人認為應該大力活化休耕地,轉作適合台灣生產的雜糧作物,如黃小玉之類的商品;適量調整牲口數量、加強以地產地銷的消費,以台灣農產品為主,並配合不浪費的消費方式與食農教育。因此,農委會提出2020年台灣糧食自給率目標為40%,推動鮮享在地,鼓勵消費國產品,加強飲食教育,來因應全球性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不穩危機。
台灣稻米產銷概況
台灣因經濟發展所致的生活便利、多樣及外食增加,白米人均消費量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由1961年的136.8公斤降到2013年的45公斤。生產面積由2005年的26.9萬公頃到2014年為27.1萬公頃,近十年的種植收穫面積均維持相當,而生產農戶為近23萬戶,糙米生產總量在2014年是近十年的高峰達到139.9萬公噸,總產值近390億,而糙米總消費量為128萬公噸,即供應量多了近10萬公噸,但進口量有10.8萬公噸,出口量則量3,089公噸;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為台南11號59%、台梗11號8%、台中192號5%;而在各縣市種植最多為第一名為彰化的18%、依序為雲林17%、嘉義12%、台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