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齋】代議政體、自由市場、法治和公民社會... 西方文明的四大支柱如何敗壞變質,債留子孫

2018-11-25 19:00

? 人氣

《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想要西方國家對不負責任、自滿之時代強而有力的控訴。弗格森提醒,要遏制一度稱雄於世的西方文明的退化之勢,需要大開大闔的領導人和徹底的改革。

不過西方國家基本上已經沒救...哦不...超越東方國家許多了,我們還是來看看自己東方國家吧。之前有朋友在臉書討論台灣文理人之間的差異等等,我留言指出基本上,歐美中學文理不分家。好的大學,文理也在同一個學院。而且即使大學唸文科,也非常注重邏輯的訓練,這和亞洲國家文組是背多分的訓練差了十萬八千里XD

可是為何亞洲文科教育傾向背多分呢?我想是因為文科(哲學、文學、史學、法學…),都被統治者視為統理大眾的工具,而非追求對真實世界的認識吧?雖然現今社會已經受了西方教育的影響,不再像過去那麼強調教條式教育。

可是,歐美的統治者比較笨了嗎?歐美的統治者才是用一塊錢做兩塊錢生意的高手,我們的統治者是用一塊錢做半塊錢的笨蛋。君不見歐美表面上雖亂,可是大家骨子裡都吃他們西方文明那一套。不像我們這裡的人們,考試都給一樣的標準答案,可是心裡沒當一回事,表現上和諧,可是骨子裡誰都不信誰。

科舉制度算是中國所有建設性的建制之一,因為科舉在一個朝代初期促進了社會階級的流動,可是科舉往往也因為鼓勵教條式思維,以及即得利益者愈來愈容易掌控,而生出《儒林外史》和《官場現形記》中描述的一大堆弊端。過去官場考八股文時代,考試時滿腹經論孔孟,私下沒任何官員真的把經論孔孟當一回事(真的當一回事的早就被官場黑暗給做掉了)!簡直就是活在一個人格分裂的極端不和諧世界!

在這裡批判儒家,並非都是儒家不好,只是儒家道德教條及行為教條(尤其在公共場合)可以做為個人安身立命的守規,我相信「仁義」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可是用到政治上,多半淪為統治者的愚民工具。每個國家都有其陋習,而儒家傳統造成的禮教吃人又剛好強化了其中一些陋習。

一味仁義道德就能夠促進公共利益了嗎?寫《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的亞當‧史密(Adam Smith,1723-1790)當時的身分並非經濟學家,而是格拉斯哥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他發現「自利」居然可以促進公共利益,他的理論讓西方經濟和科技爆炸性成長,成為世界強權,這才叫做對真實世界的認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歷史大師黃仁宇(Ray Huang,1918-2000)在《中國大歷史》(China: A Macrohistory)中指出,自漢以來為了方便治理這個大一統國家,不斷以儒家的意識形態用作統治國家的工具,整個政治架構由文官集團主導,而皇帝的權威亦不過是由道德上的基礎維繫,而非明確的法律和經濟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貞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