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14日正式表明了取消沖繩縣承認美軍普天間基地轉移到邊野古灣的填海建設工程許可並隨即進入有關手續程序。
這是日本政府與沖繩縣政府有關沖繩美軍宜野灣市普天間機場轉移到縣內名護市邊野古灣的談判7日破裂後,日本政府12日恢復了暫停的邊野古灣填海工程,翁長做出預計中的對峙舉措。
美國駐日使館14日對BBC中文網記者的詢問翁長的舉措表示「不予置評」,不過翁長今年6月向美國駐日大使卡洛琳(Caroline Kennedy)訴求沖繩主張後,據美國大使館透露,卡洛琳對翁長說:「日美兩國政府轉移基地的決心都是一樣地不動搖。」
一般預計,28日在聽取日本政府的反駁意見後,沖繩縣可能在10月實施取消認可的決定。從目前形勢來看,今後沖繩縣政府與日本政府的對立,可能升級到法庭對抗。
曲折過程
沖繩普天間基地是1972年美國把沖繩主權歸還日本後,留下的駐紮美軍海軍陸戰隊等重要兵力的基地之一。但因普天間民居繁衍,令普天間機場逐漸坐落於民居群,不但噪音影響居民生活,而且日美政府也承認普天間機場是「世界最危險的機場」。
轉移普天間機場是日美政府1996年起決定5至7年完成的重大計劃,1998年自民黨推薦的前沖繩知事稻嶺惠一當選後,就接受了普天間縣內轉移的方案。
經過日美政府重新部署駐日美軍、轉移經費等談判和官民調查、研究轉移地點等過程,2006年沖繩縣與名護市都同意了日美政府從戰略、戰術和地理角度決定的邊野古灣轉移案,原訂2014年完成。
但在2009年日本民主黨執政後,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推翻方案,聲稱「普天間機場應轉移到國外,至少到縣外」,引發了沖繩縣1995年以來就不時爆發的反美軍基地新一輪運動。
1998年以來佔上風的贊成美軍基地派被反對派取代,名護市長也由反基地的候選人當選。
但以美國國防部為主的美方不僅對再三延期普天間計劃不耐煩,而且堅持原案是唯一的合理選擇,尤其在中國東海行動活躍的形勢下。
鳩山也因與美國公開不和,又對沖繩食言導致政權難以繼續而被迫下台。後來的民主黨菅直人政權和野田佳彥政權依然沒法說服沖繩接受原案,使得民主黨對日本安保無策的疑慮持續至今。
節外生枝
2012年,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執政後,仲井前知事態度軟化,2013年3月,日本防衛省通過沖繩防衛局提出邊野古灣填海建設2條跑道的具體計劃,仲井同年12月任期屆滿前簽署了認可協議。
2014年自民黨沖繩支部的翁長投入競選知事時倒戈,批評普天間縣內轉移方案、主張反美軍基地並當選,此後翁長政府與安倍政權圍繞普天間轉移問題對立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