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世界街友日,思考城市發展與公平正義的契機

2015-10-10 06:00

? 人氣

他們的人生,你不明白。(葉信菉攝)

他們的人生,你不明白。(葉信菉攝)

「世界街友日」源於一群關注街友議題的社會工作者,為了讓各地社區能回應街友的需求,故在 2010 年以國際串聯的方式,訂每年 10 月 10 日為「世界街友日」,提供人們思考街友議題並付諸實踐的機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流浪街頭,有其歷史與社會因素

街友在臺灣並非近年的現象。早在清代,就有「羅漢腳」一詞,意指無業、單身的男性遊民。由於清領早期消極治臺、渡臺禁令等政策,使得來自中國東南沿岸的男性只能隻身來臺,在失衡的人口、移民與近乎消失的社會、就業、經濟政策之下,無職業、無田產、只能四處流浪的羅漢腳,便成為必然。

兩個世紀以來,隨著經濟日益全球化、以及不斷增速的科技與產業變遷,臺灣也出現了社會學者鮑曼所定義的「新貧階級」:一群因產業型態轉變或縮編,而被迫失業或從事非典型勞動的人們。

在這群人們之中,不乏早期隻身自中、南部前來北部打拼,甚至風光一時的頭家,然而因時代改變、屆齡中高齡又缺乏相應技術,或者因早期工殤而成為身心障礙,在當今為求生存,只能從事著低技術、低薪、高風險、高勞力密集的臨時工作,例如清潔工、工地雜工、舉牌工、隨廟會出陣頭等。此外,日益高漲的房價、物價,使得這群非典型勞動者難以覓得住所,流浪街頭便成為沒有選擇的選擇。

這位巴西的街友在街頭寫了35年的詩和故事。(Marcelo Min / Fotogarrafa )
這位巴西的街友在街頭寫了35年的詩和故事。(Marcelo Min / Fotogarrafa

然而,街友因為部份媒體偏頗報導、政客刻意炒作之下,背負着極為沈重的社會污名,例如「街友看起來好手好腳,卻又不去工作」的刻板迷思(據統計,約有七成以上的街友是有工作的,卻因為工作機會不穩定,八成以上街友每月收入不到新臺幣五千元)。在上述種種原因之下,街友不僅難以被較為典型勞動的雇主所接受,也即便在有足夠金錢的情況下,仍在租屋市場上屢屢碰壁,形成難以逃脫的流浪循環。

國內外的各種實驗,提高脫離流浪的機會

2010 年,美國聯邦政府推出了「Opening Doors」專案,採用了「首先提供穩定居住環境」的取徑,取代過去提供臨時庇護 (shelter) 的方法,旨在協助街友終生脫離流浪生活。一項由 Central Florida Commission on Homelessness 的研究指出,提供穩定的居住環境與支援,比起現行的操作 (如庇護所) ,可以省下約三分之一的州政府開支:州政府僅需每年花費 $10,051 提供每位街友穩定的住房,但放任其在街頭上生存,卻需要 $31,065 。

而除了一個實體空間之外,提供健康保險、職業訓練等扶助,更使街友有能力避免再次流浪街頭。在美國的 DC Central Kitchen (DCCK) ,除了接受捐贈、並向地方小農收購外觀不佳但仍可食用的農產品,煮成營養均衡的餐點後再分派給 88 個在地團體(如街友收容中心等 NGO)之外,也提供街友參與 DCCK 的技能培訓方案,成為餐飲業、旅館業的服務人員,當然也可以成為 DCCK 的員工。而透過街友對市區的另類經驗,發展成以街友作為城市導覽員的 Unseen tour ,在英國倫敦自 2010 年營運至今已奪得國際社會創新大獎,也獲得 TripAdvisor 兩百位以上使用者平均五顆星的評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