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聲潤與蔡炳紅的淵源僅是從綠島押回本島時銬在一起而已,但這名26歲年輕人的死還是衝擊他一輩子,甚至用蔡炳紅的名字為次子命名。而在獄友陳英泰心中,蔡炳紅是熱情、和藹且有正義感的人,在隊上安份、刑期也只有5年,陳始終不懂,為何蔡炳紅會成為「祭品」。
「不要補償金,只要兒子的平反證明」
同樣奔走的還有蔡炳紅的家人。1998年《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通過後,當時年逾90、已住進療養院的蔡炎才替兒子申冤,希望知道真相、得到平反,而經審查後,認定蔡炳紅僅只是傳紙條、屬於思想層次,不該當內亂罪,因此決定予以補償──只是蔡炎才也曾經透過女兒代理訴願表示,他可以不領補償金,但要得到兒子的平反證明,畢竟補償金並非來自獨裁政權,而是無辜台灣百姓稅金,也補償金再多都無法換回兒子。
蔡炎才最後沒等到兒子的平反、抱憾而終,直到第二波促轉會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蔡炳紅連同案5人與軍監(再叛亂)案23人才列入名單,替蔡炳紅平反的蔡焜霖、吳聲潤、吳大祿則早在第一波名單已公告。儘管領有補償金的白色恐怖時期有罪判決在《促轉條例》生效時就已無效,促轉會強調,判決撤銷與公告儀式只是開始而非結束,未來將持續研究並提出總結報告釐清國家責任、全面回復受難者權益、帶領社會討論,為「墜落在白色恐怖的隙縫中」的前輩們做出真正的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