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岩男剛宜要來北京出差,楊海輝請了假。他為自己的日本朋友認真安排了行程:逛故宮、嘗小吃,一個也不能少。
35歲的楊海輝大學畢業後就在日企瑞薩積體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工作。2002年入職不久,他到日本接受培訓,負責人就是岩男。
「他不但教我們工作,還利用休息時間開自己的車帶我到處逛。」楊海輝說。臨走前,岩男還為他準備了日本小吃和小禮物。這些年來兩人一直有聯繫。
然而,交日本朋友的他曾是「憤青」。
改變——在時間的數軸上
像中國和日本這樣聯繫密切、情感複雜的鄰國並不太多。中日交流有幾千年歷史,在唐宋達到高峰,中國的文化包括儒學、佛學等漂洋過海傳到日本。幾百年後,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傷害。
楊海輝的祖父是一名老兵。在從小聽抗日故事長大的他看來,日本等於「侵略者」。剛工作時,瑞薩還是合資公司,中方上司對他很好。楊海輝抱著學習先進技術的想法,才簽了工作合同。
隨後,他去過日本10多次,每次短則一周長則兩三個月。他對日本的看法開始改變:「日本人大多很客氣、很友善。他們做事認真,雖然有時缺乏變通。」
長時間、近距離的接觸,也讓他注意到日本人的變化:「十多年前,日本老一輩人由於戰爭原因對中國或多或少心懷愧疚,因此更友好。年青一代沒經歷過戰爭,沒有老一代那樣在意了。」
此外,中國的快速崛起與日本的經濟低迷讓民族危機意識很強的日本人感到壓力。「一些比較激進的人可能會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楊海輝說,「有時真擔心老一代人不在了,日本一些人對中國的態度會不會更不友好。」
中國人對日本的情感也在變化
58歲的山西人馬建鋼,老家榆社縣是抗日根據地,發生過著名的百團大戰。他的伯父馬定夫參加抗戰,1943年犧牲。
但這些並未讓他仇視日本。甚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對日本還頗有親近感。彼時,中國螢幕上出現了不少日本影視劇,如《追捕》《望鄉》《排球女將》《血疑》等。馬建鋼喜歡上了演員山口百惠和高倉健,有時還會抱著幼女馬慧欣一起看。
他對日本電器也很認可。「剛有彩電的時候,都願意買日本的。」他家第一台彩電是日立牌。
進入九十年代,馬建鋼的情感隨著現實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
「有很多日本爭奪釣魚島的報導,還有他們修改教科書,我看後很生氣。」他說。
34歲的馬慧欣小時愛看日本動畫片,如《花仙子》《聰明的一休》,雖然歷史課本會講到抗日戰爭,但她並沒將其與現實生活太多聯繫起來,正如她不會因為英法聯軍曾火燒圓明園就討厭今天的英國和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