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李嘉誠跑了」的口號深層中,隱含著為富要仁的呼籲。美國心理學家保羅·比弗和達切爾·柯爾特納進行的研究發現「為富確實不仁」,財富的增多和社會地位的提高會降低一個人對他人的同情心。在目前中國內地和香港,反映貧富差距程度的基尼係數居高不下,已屬危險狀況,說明相對貧困化和絕對貧困化的人日益增多,人們抱怨富人取之於民的財富之多,用之於民的財富之少,並由抱怨轉化為嫉恨,引發社會的動蕩不安。
法治社會裡健全的法制是阻止資本超越底線的防鯊網;道德社會裏對掌控最多資本的人有很高的道德標凖。目前,世界上似乎只有比爾·蓋茲達到「聖人」的標凖。《富比世》連續13年將他評為全球最富有的人,他目前的身價是792億美元。2005年,比爾·蓋茲在英國倫敦宣佈,數百億美元巨額財富將捐獻給社會,不會作為遺產留給子孫。
2006年,世界第二富翁巴菲特宣佈將市值37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捐給蓋茲慈善基金,使基金會資金超過600億美元。
在此之前,比爾·蓋茲曾多次被美國政府和歐洲、亞洲一些國家政府控告其所領導的微軟公司的商業行為違法,例如捆綁銷售等壟斷行為。這些可能是促使比爾·蓋茲最終成為「聖人」的開始。
人們普遍期待「李超人」也能成為「李聖人」。
撰稿:香港自由撰稿人 林貢欽
責編:董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