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積極響應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跟隨台灣企業腳步海外投資布局,擴大對在東協10國、南亞6國及澳、紐營運或投資的當地台商授信。
這些「新南向」國家,如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寮國等,經濟快速增長,基礎建設需求殷切,金融市場利差大,加上人口紅利優勢,國民收入提高,消費力提升,金融服務需求與日俱增,自然成為行庫海外授信的新藍海。目前金管會已經跟東協10國中的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與印尼簽訂金融監理合作協議,也持續加強與柬埔寨、新加坡、寮國、緬甸、泰國等國建立金融監理合作與交流,鼓勵國銀於新南向國家增設據點,除為南向投資的台灣企業提供低利貸款、擔保、保險等基礎金融服務外,更希望國銀能融入當地,提供國際金融訊息、商業訊息與諮詢服務等,協助企業在東協地區蓬勃發展。
不過,這些經濟體台灣銀行業不熟悉,風俗文化差異、基礎設施欠缺、外匯管制嚴格、政治干預與法律監管不確定性高,加上行政效率與透明度差佳,伴隨著來自當地金融業者的競爭,國銀為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對中國大陸以外新興亞洲經濟體的台資企業積極放款,授信品質及作業風險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根據金管會提供給立法院預算中心的數據顯示,至今(107)年6月底,國銀在東協10國的193個分支機構,授信餘額已快速增長至4,888億元,壞帳金額是 32.57 億元,逾放比0.67%,不論是授信餘額、壞帳或逾放比都已較中國大陸的3,992億元、24.24 億元與0.6%都來的高,亦高於全體國銀平均逾放0.28%,顯示國銀「新南向」授信曝險已「相對偏高」,加上東協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產業關係緊密,大陸經濟若大幅放緩或金融體系壓力狀況高於預期,東協經濟也必然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分散海外曝險效果有限。
況且金管會有嚴格控管銀行對中國大陸的曝險額度是不能超過淨值的1倍,對新南向國家雖有控管,但卻寬鬆許多,在國銀對新南向國家的逾放比持續攀高,恐怕也要做其他控管。
金融穩健乃是一國經濟發展的基石,以金融專業服務協助資金配置更是推動產業創新成長的動力,持續為台灣經濟發展注入活水。因此,國銀若要參與新南向的商機,協助台商或台僑當地發展,除在當地設立分行外,應積極尋找併購或參股當地金融機構雙軌進行,才能快速融入當地金融市場,同時利用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的優越地理位置,即時獲悉最新國際金融訊息,在兼顧利潤與風險控管原則下,加強金融機構的內稽內控,控管海外曝險額度,以嚴謹的態度對新南向目標國家案件進行授信前的審核,如此「新南向」政策才能走得又長又穩,也才能國內金融產業海外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謝明瑞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共同作者周信佑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