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長期以來財政困窘,自顧不暇,雖然不停說產業要轉型升級,但政府卻無力給予實質協助,占台灣企業八成以上的中小企業一直是孤軍奮戰。民國黨主張,要發達國家資本,健全國家財政,成立「投資台灣基金」,協助企業整併與產業升級。
民國黨9月16日發表經濟政策時指出,台灣是一個缺乏市場與資源的小型經濟體,除了吸引投資、拓展出口,還須發達國家資本,協助企業研發、併購與拓展市場,才能確保經濟穩定成長。蔣經國時代,以及新加坡建國以來,都是採取國家資本主義,既做到透明開放,又能照顧全民利益。
利益團體掏空台灣 台灣還有政府嗎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他的《分配正義救台灣》一書中指出,台灣政府近20年來只顧拼經濟,完全忽略分配,以致民怨大增。他說,公共衛生的核心精神就是公平分配,因為健康不能有貧富貴賤之分,同樣地,經濟也應該重視分配。
然而,據楊志良指出,自李登輝以降的三位總統,在經濟上都採行美國式的自由放任主義,與蔣經國時代的國家資本主義逆向而行。自由放任的結果,是從金融市場到房地產市場統統秩序大亂,官商勾結,財團與政客聯手掏空台灣。
外資卻步:自由放任≠透明開放
長期以來,台灣經濟政策是以自由之名行放任之實,完全沒有做到透明開放,導致外資卻步。民國黨提名台北市士林北投區參選人王靜亞博士就指出,杜邦分拆化學品與二氧化鈦事業群,在全球20、30個國家中,台灣是最後完成的,可見行政效率太差。資深財經專家汪潔民也痛陳,台積電中科廠遭到勢力團體百般刁難,蓋一個廠要蓋200個章,難怪企業卻步。
台灣樣樣學美國,但讓美國人也羨慕的健保制度,從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之初到現在即將卸任,卻始終未能實現,說明美國利益團體的力量嚴重干預國家政策。
國有土地、國營企業、國防工業 拱手讓財團
政府應確保人民擁有公平的機會、獲得公平的照顧。例如,教育機會的均等、創業機會的均等,以及社會安全網的建立等,這些都有賴有為政府來建立制度。
然而,台灣自1989年民主化以來,當政者為了穩固政權,往往拿國家資源交換財團的支持,不但沒有建立制度,還爛開支票,最明顯的就是全台各地超過400處的蚊子館。民粹政府的惡果還不只蚊子館,從國有土地、國營企業到國家安全,政府幾乎都拱手讓給財團(註1)。浪費再加上自廢武功,財政不困窘也難。
中小企業亟需政府的協助來開發技術與拓展市場,而取得技術與拓展市場最快的方法是併購,政府的角色很關鍵,但20多年來政府卻毫無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