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在一個企業的生命週期中,每個階段有不同的資本供應,以對應企業的風險係數和預期回報。
新創期:企業在此時期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包含產品和市場的匹配度、團隊的建立和維持、資金的調度等,風險非常高,注資者通常為熟悉這些風險的風險資本家,要求的年化回報率通常為25%到30%。
成長期:當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開始得到市場認可,進入高速成長期時,通常會因為應收帳款和應付賬款的時間不對稱,需要大量的營運資本(Working Capital)來支撐成長擴張,此時期注資通常為成長資本(Growth Capital),要求的年化回報率約在10%到15%。
成熟期:通常企業會在進入成熟期前公開上市,上市公司在分析師的追蹤分析以及市場的活躍交易中,股價比新創期和成長期透明許多,資金來源也遠為多元化,視產業風險和公司體質而定,也可以進行公司債務融資。此時的股權資本要求的年化回報率取決於產業和公司債務結構,可以從非常低的個位數百分比(例如電力或水力企業),到非常高(例如營收波動劇烈的手機遊戲公司)。
衰退期:企業在經過成熟期後,會開始被後起之秀提供的更新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給追上,漸次取代,企業本身也會因為長期的營運而出現結構僵化、營運效率不彰的徵狀,因此營運會開始呈現緩步衰退的現象。這個時期的企業通常累積了相當程度的固定資產(大樓、廠房等),現金流也有更高的可見度,因此私募基金會選擇進場,透過槓桿收購(LBO)將上市企業收購下市整頓。因為收購時採用高度槓桿,所以股權資本要求回報會高於企業仍在公開市場上時的水位,就算收購對象在穩定的成熟產業中,視槓桿而定股權資本要求回報率可能會回到20%~30%的水位。
換句話說,傳統上一個企業有可能會經歷私人股權、公開上市然後再回到私人股權的週期,在這整個週期中各種資本提供者扮演不同角色,各自取得不同的預期回報。
但有兩個新的現象開始改變這種資本週期,一個來自於私募基金,效應已經醞釀超過十年,另一個來自於風險資本,是過去兩年才有的新現象。
在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整體私募股權收購金額從西元兩千年前後的一千億美金左右,經過金融泡沫時期的瘋狂成長後,回穩到現在的兩千五百億美金左右。這裡面最大的推手是美國聯準會的貨幣供應,長期低利加上金融危機後的量化寬鬆,讓大量的資本流入各級金融市場中尋求回報。以各種股權市場來說,公開市場的日益透明讓操盤者越來越難以賺到市場回報率以外的額外回報,私募市場相對資訊不透明、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因此希望能賺到比市場回報率更高者的資金就大量湧入了私募股權基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