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新加坡,記者報導:馬英九和習近平的第一次見面,雙方送上了見面禮,馬英九帶來的是孫中山的墨寶「天下為公」,馬英九說:「這國父手書的墨寶,是從大陸帶到台灣的,我現在代表把它送給你帶回去,代表海峽兩岸,都是以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為理念,也就是大陸說的,為人民服務。」
習近平送的是魯迅的墨寶:「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習近平說:「這詩句最初是魯迅先生送給他的日本朋友的。如果說,中日之間的恩怨都可以消除。兩岸兄弟之間,更是不可能有什麼問題不能和平解決的。」習近平又說:「共產、共和,這都是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由歐美語文翻譯成漢語,再從日本傳回到中國的名詞。我們中國人要講自己的語言,用自己的理念,天下為公,很好。中國共產黨,也可以說,就是天下為公黨。」
以上,是筆者「匪夷所思」的幻想。實際的歷史會如何發展,那要看雙方領導人的歷史認知、政治操做能力和幕僚的水準。
「維持現狀」這一詞,最近成了台灣方面論述兩岸關係發展的濫用語。但是所謂「現狀」或「現況」,英文status of quo的定義,是existing state of affairs,
ing是進行式,就像地殻表面的大陸板塊漂移,每一瞬間,都有速度、加速度,雖然很緩慢,但是地球的板塊一直在移動著,不是完全靜止不動的。
大陸詩人荒島在《殘局》詩中有:
「一分為二,就楚河
漢界了,
但見帳中老帥,泰山穩坐 死不肯
走出殷紅的四合小院
中國象棋
未有國際賽事 照舊殺個難解難分」
此詩,暗指中共以「穩定壓倒一切」之思維,固執以馬克思主義為門面之「四大堅持」,繼續堅守本身意識形態。而兩岸領導人,以有如中國象棋「王不見王」的方式,否定對方之正當性,任由小兵小卒衝至對岸,拚命向前,消逝在時代洪流中。
11月7日登場的「馬習會」,兩岸的將帥飛到楚河漢界之外的新加坡相會,結束了「王不見王」的時代。目前官方的說法,馬總統此行目的在於「鞏固兩岸和平,維持台海現狀,不會簽署任何協議,不會發表聯合聲明。」雖然,沒有協議、沒有聯合聲明,但在之後各自的記者會,如果又有某種新名目的口頭「共識」,對兩岸關係與國際現實而言,現在可能有雜音,但將來的歷史地位,會重於辜汪會談。
兩岸之間,將來有些事情還是要完成,可是大陸方面比較不想把這個面子做給民進黨,所以會趕在國民黨還掌權的時候把它完成。例如,以前的兩岸直航,是一直等國民黨重新執政才變成正式化。現在,台灣加入亞投行-----,之類的問題,可以預期,習近平會做出善意表示,給馬英九做為伴手禮帶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