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大選22日舉行第二輪投票,目前已開出98%的選票,在野聯盟「變革」(Cambiemos)的候選人馬克里(Mauricio Macri)得票率52%,執政聯盟「勝利陣線」(FPV)的候選人肖利(Daniel Scioli)得票率48%,「勝利陣線」已承認敗選。馬克里翻盤成功,也宣告「基什內爾(Kirchner)時代」正式結束。
原本小幅落後 馬克里成功翻盤
馬克里今年56歲,是著名阿根廷企業家馬蘭科.馬克里(Franco Macri)的兒子,曾擔任阿根廷最受歡迎的足球隊博卡青年隊(Boca Juniors)主席,現任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市長。
阿根廷10月25日舉行總統大選,根據選前民調,肖利應是勝券在握,結果馬克里意外與其打成平手,肖利和馬克里的得票率分別為36.8%和34.4%。阿根廷選舉法規定,總統候選人的得票率需超過45%,或得票率達到40%且領先第二名候選人10%以上才算當選,根據10月25日的投票結果,阿根廷22日進行第二輪投票。
肖利現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長,是阿根廷現任總統費南德斯(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欽點的繼任者。在第一輪投票中,肖利雖然取得小幅領先,但得票率未過40%,馬克里又緊追在後,讓執政黨急跳腳,肖利也難掩沉重、失望的情緒。
22日,隨著第二輪投票結果底定,馬克里成功翻盤,若確定當選,將在12月10日就職。
「基什內爾時代」的終結
中間偏右派的馬克里當選阿根廷總統,也宣告阿根廷長達12年的「基什內爾時代」即將結束。
費南德斯已上任7年,她是阿根廷前總統基什內爾(Néstor Carlos Kirchner)的妻子。基什內爾2007年卸任後,由費南德斯披掛上陣競選總統,結果一舉獲得44%的得票率,大贏對手將近22%,打破阿根廷自1983年回歸民主體制後的紀錄。
費南德斯2011年連任成功,她和基什內爾都隸屬於左傾的政黨「勝利陣線」,換言之,阿根廷已度過長達12年的「基什內爾時代」。
「基什內爾時代」意味著政府對經濟有著一定程度的干預,例如資本管制、對農產品出口課以重稅、對國內生活必需品進行價格管制。「基什內爾時代」曾帶領阿根廷走出2002年的金融危機,GDP持續增長,但到了後期,阿根廷經濟卻再次陷入嚴重衰退。
根據官方數據,阿根廷的通膨率高達14%,但專家認為,這個數字有待商榷,真正的通膨率可能高達25.7%。阿根廷政府從2002年至今已二度向對沖基金債權人倒債,外匯存底幾乎耗盡,被排除在國際資本市場之外。
肖利競選時,主打漸進式改革,目標是將通膨率降至個位數、平衡預算、吸引外資,但並未提出具體措施,也不具新意,和現有措施差別不大。肖利曾在電視訪問中表示:「我捍衛國家的作用,馬克里則捍衛市場的作用。」
肖利這次落馬,從此番談話可看出蛛絲馬跡。馬克里主張大力改革,取消費南德茲設下的資本管制和貿易限制,並解除400多種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管制。馬克里身為企業家的兒子,明顯向資本家靠攏,在許多民眾眼中,就阿根廷的經濟現況看來,也許馬克里的主張比較符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