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諜對諜、國共誰怕誰!」這是兩岸之間情報界流傳的一句順口溜,但在這句順口溜的背後,隱藏的竟是一首首所謂「台諜」、「國特」被朋友出賣、栽贓、被刑求、恐嚇,甚至冤死異域的悲歌!
11月7日馬習會前,被中方關了9年的兩位臺灣軍情局官員,終於獲得釋放,同時,臺灣這邊也在10月2日核准1位共諜可以假釋出獄。數十年來,兩岸之間諜影抓不盡,每當兩岸若有敏感議題出現,風吹草動之際,兩岸當局更常拿公佈逮獲共諜或台諜互嗆對方。
兩岸諜報史,在對峙數十年來,還真可以寫滿諜報一甲子的專書,依照筆者整理過的資料,國共兩邊的情報滲透,在臺灣方面其實可分為五大階段,其區分大致為:
第一階段:
利用港、澳、僑、泰、緬做前進基地,或透過國民黨殘留在大陸的親國民黨組織與成員進行情報蒐集,不過這種方式在文革十年(1949到1960年代)中全部被清掃一空,這其間也曾透過反共救國軍及美國CIA西方公司進行東南沿海情報蒐集,其通聯方式主要透過港澳僑與海上佈建方式取得必要的情報。
第二階段:
1960年代開始,也是依靠港澳僑系統成立的前進基地,並由臺灣透過管道派人前往大陸佈線〈這時候情報單位開始在大陸設立所位基地台〉,分為特派幹部、外圍幹部與吸收線民,有了正式的情報通聯管道,不過這種管道隱密性不高,所以常常發生「國特」被捕事件,這種情形到80年代一直都還存在著。
當時的通聯情形,也不怎麼高明,如當年臺灣有幾家電台在情報管道的通聯方面常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當年在臺灣西部沿海或外島地區如果有收聽收音機的民眾,常常會無意間收到中央廣播電台向大陸廣播時提到,某某省某某同志來信已收到等,這就是臺灣當年如何透過廣播管道進行情報通聯的動作之一。
此時也稱為戒嚴時期,傳統大陸情報工作區分為:1、前進基地佈建。2、敵後特種交通工具運送。3、基地人員訓練。4、大陸基地佈建。5、專勤派遣。6、支援民主自由運動。7、中共黨政軍心情報蒐集。8、複製中共刊物軍事書籍圖案。9、謀略工作發展。10、仿製工作。11、策反工作發展。12、特工器材研發。13、電子作戰及反制。14、中共心戰作業。15、電訊工作維持。16、資訊工作發展。17、寧海劍魚計劃。
第三階段:
可以說是從80年代到政權轉移前的運作。這一階段特別要強調的是,當年政府同意開放探親及到大陸經商,除了時勢所趨外,其實要拜情報單位的鼎力支持有關,情報單位為什麼會支持開放探親及觀光與赴大陸經商呢?當然與對大陸情報蒐集的深入與多元化有關,這個年代,臺灣對中共的情報蒐集實在少得可憐,因為許多基地幾乎都被破獲,連臺灣當時為加強中共東南沿海情報所實施的「劍寧計劃」,都曾被破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