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社會運動的「失敗方程式」─《如何改變社會》選摘(下)

2015-12-22 05:00

? 人氣

此種做法可見於世界各國,在日本,從明治時期鎮壓自由民權運動開始,這樣的搞法已經持續一百年以上。這種劇情淺顯易懂,所以媒體也樂於報導溫和派與激進派之間產生的對立。當快要陷入這種惡性循環時,一定要暫時停止做任何決定,讓頭腦冷靜一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非個體論的運動

接著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也就是把運動當成一個動態過程,而不是組織。更具體地說,是眾人為了某種目標而聚集,擬訂並實行某種計畫的動態過程。

參加人數多,是好或壞,應該要依運動的目的來判斷。比如,為了達成目的,是否有必要在某地方或某選區內取得多數支持,或者比起人數多寡,贏得達官顯要的共鳴比較重要?力求多而廣的民眾參加,或者少數人也沒關係,只要參與者能熱心地為運動付出?不精實也無所謂,人多最重要,和不在乎人數多寡,就算只有一個人,也能讓社會上感受到「他們具代表性」,又是那一個比較能促成運動設定的目標?

把任何事情還原成數字,數量越多越好是近代社會的特殊想法,但這並不能完全決定運動的成敗。以為參與者不多,就無法被社會信服;覺得媒體不報導就沒有自信,是很不幸的事。

以這種方式建立的正當性或自信,是很不穩定的。當然,運動目標若是無法聚攏一定人數,就無法當選或通過法案之類的制度性改革,那麼追求數字也未嘗不可。

有人說,「在東京,可能會有幾萬人規模的示威行動,但在地方上的話就很難實現」,這應該是在說,在地方上人們會顧慮周遭的眼光,所以參加者有限。

不過其實是對數字的誤解。一千萬人口的大都市裡有兩萬人站出來的所佔比例,與一萬人的都市裡有二十人採取行動是一樣的。而且以效果而論,後者說不定還比較大。在人與人關係緊密的地方社會,如果有二十人站出來,大家會認為「連某某人都參與了」、「有那麼多牽絆還出來」、「一定是很大條的事」。當然,遭來的反制也許也很大,但這也表示大家很關心該議題。

運動除了是達成某種政治目的的手段,同時也是製造連結,賦予自己或他人能量,並且以此改變人與人的關係與地方社會的手段。所以讓我們好好珍視與他人的緣分與連結吧。

在地的連結也很重要。二○一四年四月在高圓寺舉行的遊行,雖然有些人是看到網路上的宣傳而來的,但也有不少是因為在地的連結而出來。號召這場行動的核心人物是一位經營二手商店,現在約三十歲的人,他和他的夥伴們的店,讓這個高齡化的商店街變得更加有活力。同時也是商店會的副會長的他,常在回收舊家具時或者就在店門口前,跟年長的客人講上幾小時的話。遊行之後的聚餐也與在地的商店街合作,他們進行了一種新的嘗試,即店家提供「遊行優惠價」(デモ割)給遊行參與者,這樣一來也可以幫忙店家宣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