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硬體新創來說,我認為「製造」和「零售」其實不是最難的部分,它們是「可見的風險」。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稍微想一下就可以想通:這是兩個非常非常古老的行業,如果真的很難,這兩個行業就不會有上百上千個主要玩家,和社群網路只有一個Facebook以及搜尋廣告只有一個Google比起來,「製造」和「零售」實在是簡單得多了,上至巨人等級的富士康和亞馬遜,下至各種無名的東莞工廠和四川省某個自稱可以串通四千家電子零售店面的掮客,都是這兩個行業的玩家。
以「製造」來說,從一個產品出發來分析的話,幾乎所有的風險都是可以預見和評估的:是否在設計階段就有DFM和DFT?沒有的話能否以最低成本補救?關鍵元件是否只有單一供應商?是否有EOL的風險?產品是否具有需要特別開發可靠度測試的部分?還是能使用標準的電子產品測試流程?原型機是否有特殊機械結構?等等⋯⋯
具有硬體經驗的風險資本家能夠在看到新創的原型機時,就能快速找出製造流程上可能會有的幾個高風險點,然後評估是否能夠透過與電子代工廠合作或引入有經驗的員工來達成風險控管。只要能夠把這些未來可能的路徑都看清楚,風險資本家就能夠決定是否投入資金,並且估計出約略的投入金額和估值。
「零售」的部分更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在最重要的美國、日本和歐洲市場上,電子零售不管是線上或者線下,都是行之有年、已經有運作慣例的產業。對電子零售有概念的風險資本家,在看到一個原型機和瞭解其應用後,就能夠評估出:這個產品可能適合什麼樣的通路?在那些通路中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協商過程?是否必須要投入額外行銷預算在實體賣場設置專屬的展示空間?有無機會在不砸錢買流量的狀況下推展線上銷售?有無前例在自己網站上持續預售階段、以換取更高的資本效率?
和「製造」部分相同的,在腦中評估完這些可見的「零售」風險後,風險資本家就能決定是否投資,以及投資後自己可能必須迅速為創業團隊帶來什麼樣的資源降低這些風險?
總的來說,消費硬體新創面臨的「製造」和「零售」雖然在程序上比純粹的軟體或者行動應用新創複雜而瑣碎,但並不代表就很hard,事實恰恰相反,這兩個都是幾十年的古老領域,在各行各業中有著許多從事這些工作的專家,比起要找到一個真正夠格的cloud架構工程師或者網路安全專家要容易多了。
那麼硬體新創真正hard的地方到底在哪?投資硬體新創時不可掌控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什麼?
以消費電子產品來說,最重要的不確定性其實就是「產品市場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簡單來說,就是產品到底會不會有人願意掏腰包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