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台北市立委選舉布局,宣誓組成「首都改革陣線」,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並邀柯文哲一起輔選。柯文哲面對之前承諾的「四不」輔選策略,頻頻以打擦邊球方式「另類站台」,在最後一個月,柯更打算用最喜歡的騎腳踏車運動來輔選,巧妙地搭上北市明年度舉辦「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活動宣傳,從台北出發沿著海線一路騎到高雄,沿路巧妙設置十幾個「加油打氣站」,為自行前來的候選人輔選。
藍綠非戰區「四不」 柯文哲創意輔選規避
早在選戰尚未白熱化的10月份,柯文哲透過幕僚建議的「不錄影、不錄音、不站台、不掃街」的「四不」輔選策略,試圖打造「藍綠非戰區」,然而,後續面對許多的參選人邀請站台以及還人情的要求,柯文哲及政治幕僚想出「創意輔選」辦法,包括一起騎腳踏車、唱歌、參訪、座談會等,有別於傳統的政治場合多半是中老年長者出席,有柯文哲出席的場合,意外吸引到許多年輕選民出席,為參選人吸收年輕選票。
此外,市府內部評估,跟隨柯文哲而來的成群媒體,加上媒體關注柯文哲與參選人的互動,往往能夠帶來相當大的曝光度,就算柯文哲不喊凍蒜,也能起到良性拉抬效果,而距離選前最後一個月,面對民進黨要求輔選壓力,柯文哲打算用結合市政的方式趣味地完成輔選。
民進黨:北市在野陣營票數有望過半
民進黨市黨部主委黃承國明白表示,只有台北市有籌組進步大聯盟的條件,改革不能只做一半,台北市是「超級戰區」,而非「藍綠非戰區」,因此,市黨部認為,柯文哲也有義務打破「四不」,強化輔選,黃承國甚至有信心認為,在台北市綠營得票率從未過半的情況下,本次有望在野陣營的票加起來可以過半。
民進黨此次策略以「打倒國民黨」為主要訴求,因此,在北市參選政黨大爆炸的情況下,先分散國民黨票源,民進黨再登高一呼支持每區一位候選人,達到「先分散(藍票),後集中(泛綠票)」的效果。民進黨此舉似乎有了效果,根據民進黨內部民調顯示,第三選區(中山松山)的無黨籍潘建志與綠社盟李晏榕的票相加,大於國民黨蔣萬安;第八選區(文山中正)無黨籍李慶元與綠社盟苗博雅相加,也大於國民黨賴士葆。
宣傳北市「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 柯文哲沿海線助選
柯文哲面對民進黨方面的施壓與自己說過的「四不原則」,試圖創造中間的輔選灰色地帶。柯文哲構思,騎腳踏車從台北出發,配合北市府宣傳2016年「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活動,以沿著「海線」方式騎一遍西半部縣市,中途停靠數個站點,只要願意前來的候選人都會一起喊加油,將休息點巧妙地稱為「加油打氣站」,有雙層意義:騎腳踏車要加油,候選人競選也要「加油」,再度以「打擦邊球」的方式另類站台,環台行將於13日出發。
柯文哲特別想要力挺的對象,除了北市6區民進黨正式力挺的非綠營人士外,中南部還特別包括台中市時代力量洪慈庸、新竹市民進黨柯建銘,以及陳菊特別交代柯文哲幫忙的高雄市三民東區李昆澤、屏東選區鍾佳濱等。
據了解,民進黨與柯文哲雙邊籌組的「聯合輔選平台」,將多以集體輔選站台的方式為之,評估這樣的輔選方式會較個別造勢效果好,可以吸引不願投給國民黨,也未必支持民進黨,但至少可以在大聯盟6位候選人的多元訴求中,找到能夠認同的候選人,轉而將票投給在野,達成民進黨最終「打敗國民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