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的記者紛紛聲援卓奇,哀嘆在經濟寒冬下獨立記者領低薪、工作沒有法律保障。「Amal」廣播電台的拉比亞迪(Latifa Labiadh)指出:「這名年輕人自殺的原因是貧窮與邊緣化,還有如同大部分記者處於岌岌可危的生存環境。」
突尼西亞《日報》(Le Quotidien)指出,卓奇選擇自焚,標誌著拒絕接受國家「災難性的情況、區域失衡、年輕人高失業率,以及內陸同胞的悲慘生活」,「沒有人能否認,這個國家的所有領袖都必須為此負責,為我們年輕人的痛苦、絕望與挫折感負責。」
春寒料峭 突尼西亞經濟始終沒回溫
卡塞林是布瓦吉吉身亡後第一批起義的城市之一,籠罩在高失業率及極端主義團體威脅的陰霾下,這座城鎮的命運有如整個突尼西亞的縮影,自班阿里政權垮台後,該國經濟困境始終沒有改善,通貨膨脹嚴重、總體失業率仍高達15%,南部鄉村地區青年失業率超過20%,並且苦於對抗恐怖組織「基地」(Al-Qaeda)、「伊斯蘭國」(IS)。
IS的黨羽持續在北非各國活動,突尼西亞自2015年遭受IS攻擊,觀光業及經濟受到重創,首都突尼斯(Tunis)2018年10月發生炸彈攻擊,是2015年以來首次發生在首都的恐攻。
政治方面,突尼西亞是阿拉伯之春浪潮下,唯一一個沒有陷入全面暴力動亂的國家,還靠著工會、人權團體等公民團體的介入協商,成功於2011年與2014年舉行和平選舉並制定新憲法,各大公民團體組成的「突尼西亞全國四方對話」(Tunisian National Dialogue Quartet)甚至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和平獎(Nobel Peace Prize)肯定。
但是對毫無經驗的突國政黨與公民而言,民主轉型仍然十分艱難,革命後的突尼西亞歷經了9屆不同的政府,今年市長選舉過後,執政黨「突尼斯之聲」(Nidaa Tounes)出現黨內鬥爭,高齡92歲的總統埃塞卜西(Beji Caid Essebsi)以挽救經濟頹勢不利為由,要求總理查希德(Youssef Chahed)下台,埃塞卜西力挺自己的兒子哈菲茲(Hafedh Béji Caïd Essebsi)在黨內嶄露頭角,預計在明年的全國大選前,政爭將會愈發激烈。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