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NASA)14日公佈用衛星資料製成的10年間全球空氣汙染變化圖,東亞、歐洲和美國東岸都是嚴重污染地區,其中又以中國華北與東北地區的情況最為嚴重、影響範圍最廣。
10年監測數據 一覽空汙資料
NASA從2005年開始將臭氧監測儀(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裝載在衛星上,監測地球的大氣品質。負責此次空氣污染數據分析的戈達太空研究所(NASA Goddard Institute of Space Studies,GISS),以空氣中二氧化氮(NO2)的比例為標準,觀察全球各地空氣污染程度,不是近日台灣上空飄浮著PM 2.5(細懸浮微粒),更不是二氧化碳。
在2005年的資料中,美國東岸與五大湖工業區、英吉利海峽兩岸、義大利北部、中國北部及各國製造業密集的都市,都被標上鮮豔的紅色,表示當地空氣品質十分惡劣。
到了2014年,美國的空氣污染程度大幅下降,僅有東岸與零星幾個地區仍不理想,歐洲中部雖然仍被紅色籠罩,但整體範圍已經有所縮減,唯有中國的空氣污染範圍持續擴大。
內戰和城鄉差距 竟也是空氣改善原因
然而,城市與郊區之間的差異也能從資料中略知一二。以鄰近台灣的中國而言,北京、上海和珠江三角洲的二氧化氮排放量逆勢下跌,呈現令人詫異的「萬紅叢中一點藍」。NASA分析,這是因為當地居民經濟水準提高,開始注重生活環境,自然會把改善空氣品質列在首位。
在中東地區,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波斯灣周圍地區因為開採石油而造成空氣品質全面低落,唯有敘利亞在2011年略有好轉,然而該國的內戰衝突卻也是從那一年開始。
空氣污染年年有 就看政府抓不抓
NASA分析,每個國家的空氣污染原因有所不同,但該國的經濟發展程度與速度似乎決定著空氣品質的優劣。中國身為「世界工廠」,工業與製造業發展迅速,各地區的二氧化氮濃度在10年間增加20%到50%不等。
有趣的是,影響空氣品質的原因十分多元,可能還有些會心一笑的分析結果出現。根據NASA報告,南非的約翰尼斯堡和普勒托利亞(Pretoria)兩地在2005年的空氣品質十分糟糕,然而自從當地政府從2008年制定汽車排氣標準,兩地的空氣污染指數陡然下降,僅剩下東部重工業地區仍未改善。
根據NASA資料,美國與歐洲在10年間的二氧化氮整體排放量有大幅改善,皆因當地政府制定明確的環保法規,並改善汽車、發電廠等大宗空污來源進行技術改良。
Astonishing forked tongue from UK gov on #airquality again... don't u think? https://t.co/gHIMwsUEtk
— Tim Reid (@Tim__Reid) 2015 12月 13日
GISS科學家鄧肯(Bryan Duncan)說:「空氣污染絕不是隨機造成的,一旦政府立下改革決心,開始制定空氣污染標準並嚴格執行,空氣品質馬上就能改善。」。
What fingerprint do humans leave on global air quality? Satellite maps show changes: https://t.co/AAF4fD5UNm #AGU15 https://t.co/LryI9kpYpW
— NASA (@NASA) 2015 12月 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