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將與中國的南海主權爭議提交國際法院仲裁,總統馬英九原規劃上周末親登太平島視察,前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Mederios)17日在公開演說中表示,馬英九若他此時前往太平島,對脆弱的南海情勢將「適得其反」。外交部17日重申立場表示,「 無論就歷史、地理或國際法而言,元首倘若決定親臨視察屬於我固有領土之太平島,純係主權之行使,毋庸置疑。」
由於菲律賓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附件7,針對南海爭議島嶼對中國提起仲裁,海牙國際法院於11月底結束庭審,並要求拒絕參加審理的中國在明年1月前提交答辯資料。雖然庭審並未開放,但允許澳洲、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政府派遣小型代表團作為觀察員。駐美大使沈呂巡14日接受華府智庫專訪時強調,台灣在未獲邀表達立場,亦無法派員觀察仲裁過程,因此不承認也不接受仲裁結果。
為反駁麥艾文的「馬英九登太平島適得其反」說法,外交部17日表示,「無論就歷史、地理或國際法而言,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及其周遭海域,屬於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海域,中華民國對該四群島及其海域享有國際法上之權利,元首倘決定親臨視察屬於我固有領土的太平島,是主權之行使,毋庸置疑。」對於總統馬英九若親臨太平島宣示主權的正當性,表達堅定立場。
南海和平倡議 展現台灣成為區域和平締造者
總統馬英九在5月26日提出「南海和平倡議」,主張以「主權不能分割,資源可以共享」之原則,循和平方式妥處南海爭端,提出後即廣獲國際讚譽,美國國務院代理副發言人拉特基(Jeff Rathke)當日即代表美方表示讚賞(appreciate),之後,台灣與菲律賓於本年11月5日簽署「臺菲間有關漁業事務執法合作協定」,並在12月15曰生效,成為「南海和平倡議」成功實踐的首例,展現我國立志成為「區域和平締造者」之決心。
外交部認為,我國一向遵守《聯合國憲章》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規定,堅守太平島等島嶼逾60年,從未在南海地區與他國發生任何軍事衝突,亦未妨礙各國依國際法在該海、空域之航行及飛越自由。此外,近年來在太平島推動之各項建設,包括碼頭及燈塔等,均有助於我國擴大推動南海人道救援、科學研究、節能減碳與環境保護等工作,符合各方利益,亦有助於區域之和平穩定。台灣的一連串措施,是積極推動南海和平,俾使南海成為真正的「和平與合作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