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我的小孩長大後,可能也看不到我們辛苦守護下來的彰化大城濕地,也看不到白海豚、大杓鷸…等。
造成氣候危機的兇手
娜歐蜜‧克萊恩在書中不斷抨擊各國政府的虛偽、石化業大量金援任何聲明「氣候變遷是騙局」或「氣候變遷是自然的過程,和人類文明無關,我們也無需為此負責或做任何事」的各種研究與活動。對於與大型企業聯手的大型綠色組織,作者同樣不假辭色的批判。
例如美國自然保育協會(Nature Conservancy),一九六五年為了拯救奧氏角雉不要絕種而買下大片土地做為保護區。但是在一九九五年,緊鄰其旁的美孚石油將其土地捐出,獲得各界讚揚的四年後,自然保育協會卻在上頭自己開採石油、天然氣。雖然被揭露之後飽受批評,但是,美國自然保育協會卻不肯放棄這每年數百萬的營收,直到二○一二年,奧氏角雉已在這塊土地上全數消逝,也沒有停止。其他大量收取石化業經費贊助的自然保護基金(conservation fund),世界野生物基金會(WWF)……等,也都在作者點名之列。
綜合這些觀察,娜歐蜜‧克萊恩認為資本主義才是整個氣候變遷的最大元凶。這樣的說法,很容易就被落入環保人士老是被認為「仇富、反對自由市場……等」,或是「又來了,最好就是安貧樂道,過著摩登原始人的生活……」的老套裡。
事實上,作者清楚指出,資本主義在新自由主義時代裡,透過三根政策支柱:公共領域私有化、企業部門去管制,以及以削減公共支出為代價的降低所得稅與公司稅,將大部份有利於改善或減緩氣候變遷的政策或行動,都給抵消,甚至阻擋掉。
例如加拿大安大略政府公布了「綠色能源和綠色經濟法案」,誓言在二○一四年達到完全停止用煤的目標。法案中除了針對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以固定電價來保證收購外,同時也要求廠商必需有四○至六○%的資源及人力來自當地。政策宣布後,雖然跌跌撞撞了幾年,但確實發揮了效果,燃煤電廠陸續關閉。而且,更重要的是,原本蕭條的製造業,因為太陽能光電設廠而重新展現活力。
「終於,爸爸的新工作可以為所有年輕孩子創造比較美好的未來。」一位光電廠工人提到他小孩對他說的話,令人動容。
這一切有助於改善氣候變遷的政策,卻被日本和歐盟認為,加拿大安大略此舉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他們認為安大略要求一定比例的在地生產製造,形同「歧視了不在安大略生產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WTO的裁決不利於加拿大,「當地採買」的政策確實不合WTO的規範。以致於加拿大安大略政府,幾乎是立即取消這個在原本法規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也導致所有投資人怯步,甚至造成新設立的工廠在面對中國低價、能源效益較差的太陽能電板競爭而面臨倒閉。作者娜歐蜜‧克萊恩認為WTO的干預既荒謬又令人憤慨,形同「讓貿易凌駕我們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