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富貴險中求?政治敵意與台商對大陸投資的影響

2015-12-24 06:00

? 人氣

由於大陸擁有廣大的內需市場、與台灣鄰近的地理位置、相通的語言及文化,使得台商可以直接將「台灣經驗」複製至大陸市場運用,大幅降低進入市場的轉換成本與門檻,因此不管台商心理對大陸喜歡或者具有厭惡感,大陸市場就是一個不得不的首要選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那麼究竟是什麼深層因素阻礙台商佈局國際的動能,以下將分別說明:

1.英語表達程度能力不足

根據EF國際機構調查,台灣英語能力在全球70個評比的國家之中排名第三十一位,屬於中級程度,台灣在亞洲地區英語程度落後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南韓、越南及日本,此外依據「2015台灣大型企業人才國際化及外語職能管理調查」亦顯示,在回收的409份問卷中只有5.9%的受訪企業表示已將英語定為公司的通用語言,另有高達42.1%的企業表示英語只在公司涉外部門使用。

2.全球運籌管理經驗不足

依據100年工商普查資料顯示,100年底從事海外布局之工商及服務業企業單位計4,897 家,在境外設有分支單位計有2,123家,不過其中在中國大陸(含港澳)就佔了49.54%,造成台商陷入「陸商化」的困境。

3.招募外籍人才動力不足

台灣企業目前主要海外市場集中於中國大陸,造成許多企業招募外籍人才的動能不足,依據「2015台灣大型企業人才國際化及外語職能管理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企業不考慮聘用外籍人才的比率為32.5%,目前已僱用少量(低於10%)外籍人才的比率為42.3%,嚴重弱化台灣企業國際化的動能。

從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台灣對大陸的敵意並沒有明顯的反應在台商對大陸投資的理性行為,不過這不是因為政府的政策鼓勵,或者是大陸擁有穩定的經營環境,而是大陸擁有廣大的內需市場且又近在咫尺,另外台商的國際化程度與管理經驗也無法支援企業佈局「超大陸市場」(beyond mainland china),進而減緩企業全球佈局的速度。 

參考資料:

石之瑜,〈關於兩岸間敵意的政治認識〉,《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二卷第九期,民83.09。頁40-52。

附件一、總統強調分散市場的成果與重要性內容整理

日期

發言場合

內容摘要

98年06月11日

接見中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理監事及各縣市理事長

我們希望把市場擴展到俄羅斯、巴西、印度、印尼等新興國家。

99年06月03日

接見大陸台商會代表

政府能做的一方面是分散市場,例如針對巴西、印度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推動「新鄭和計畫」。

100年05月01日

接受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專訪

我們的作法就是分散市場,不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100年09月17日

出席高雄「國際扶輪3510區聯合例會」

我對美國、歐盟及東南亞的出口則大幅成長,這顯示我分散市場的努力已有初步成效。

101年01月31日

出席「2012年大陸臺商春節團拜暨聯誼餐會」

我們與大陸的貿易量雖有增加,但占整體出口比率卻未有太大改變,顯示我們分散市場的努力已獲致成果。

103年10月07日

接見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訪華團

政府積極分散市場,努力增加對東南亞等地的投資與貿易。

104年02月24日

出席「2015大陸臺商春節聯誼餐會」

政府積極分散市場,使得兩岸貿易量增加,但所占比例卻降低,有助於減少對大陸的依賴程度。

104年04月20日

接見「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第63屆領導幹部

我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量也有所增加,但占整體貿易量的比例卻下降,足證政府分散市場的做法已有具體成果。

104年07月27日

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

政府開始做好分散市場的工作,使得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沒有再增加,反而有少許的減少。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總統府新聞稿。

*作者為研究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