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中國的新媒體認識有多深?《端傳媒》執行主編張潔平22日在誠品台大店舉行「兩岸三地新媒體戰場」講座,闡述「黨媒2.0」的概念,亦即中國當局面對網路世代、新媒體的運作中,如何介入與翻轉,當中共的權力與雄厚的資本結合,對中國的媒體環境造成了甚麼樣的影響?
新媒體在港台已成為公民行動者重要的資訊平台,翻轉了整個社會的價值和輿論。從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到香港的佔中運動,以網路為主的「新媒體」不斷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新媒體在中國的發展又是如何呢?
張潔平開場就直白地說,觀察中國的新媒體,權力與資本已經達到高度的結合,深刻也微妙。早期較知名的報業、雜誌如《南方周末》等抱持批判立場的媒體,如今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限制;至於中國共產黨的黨媒(如《人民日報》)在新的思維策略下,則有了嶄新的面貌。
兩個輿論場的界線模糊
最早《新華社》前總編輯南振中就注意到,所謂的兩個輿論場,一個是以黨中央思想為主,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媒體輿論場」也就是所謂的黨媒;一個則是人們在新浪微博、QQ等社群平台的「民間輿論場」。張潔平表示,中共當局開始注意到網路的重要性,並且積極讓黨媒轉型,重新出發,企圖掌握網路空間的話語權,畢竟,網路無遠弗屆,不是說擋就擋。
張潔平說,以前的黨媒是沒人看,北京街頭根本不會有人拿著《人民日報》看,大家也都不喜歡央視。但現在不一樣了,自從2011年微博讓中國的民眾發現,有那麼一個空間讓大家抒發、發布敏感的字眼,只要不過份都可以,民間輿論場也更熱鬧非凡,但張潔平說,黨媒與受眾的關係,就在中國開始經營微博的時候改變了。
網路戰略思維:立法、建小組、打擊意見領袖
張潔平分析,共產黨在2013年成立了「中共網路安全訊息小組」,從以前的七、八個部門管理網路資訊,統籌成一個部門專精管理,由上至下,精準且有效的分配工作。2014年則重組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由魯煒擔任辦公室主任。「他們利用微博,創造了屬於黨媒的平台。」張潔平說,「中共正在搶奪原本界線分明的民間輿論場。」
中國政府極力經營網路中的話語權,不管在臉書、推特上,都有受到一定歡迎程度的「意見領袖」,微博也是。在中國,這些人稱作「大V」。張潔平說,2011年微博用戶直線飆升,數億名用戶在網路中發表言論,「大V」們的意見成為許多人必看、必讀的言論,但中國開始搬出許多網路發文的使用法案。《端傳媒》曾報導,透過新成立的網路領導小組,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5年6月,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