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進行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打開狄波諾的思考工具箱》選摘(2)

2016-01-04 04:40

? 人氣

要工廠在下游取水、上游排放,是顛倒常規想法,但卻反而對整治河川污水有幫助。(資料照片)

要工廠在下游取水、上游排放,是顛倒常規想法,但卻反而對整治河川污水有幫助。(資料照片)

刺激

愛因斯坦經常進行他所謂的「思想實驗」,他會問自己:「如果我以光速前進,我會看到什麼?」這種思想實驗與刺激大有關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許多重要的創見源自運氣、意外、錯誤或瘋狂,這些東西迫使我們跳出建立在經驗之上的合理範圍。刻意的刺激也可以提供相同的作用,不必等待改變、意外或錯誤,我們可以在受控制的情況下,每次「發瘋」三十秒,可以隨意啟動或停止這種瘋狂狀態。這就是為什麼刺激對水平思考和創造力如此重要。

我們思考河川污染的問題:

「PO,這家工廠在自己的下游。」

這就是一種刺激,一家工廠怎麼可能同時處於兩個地方?完全不可能。我們用PO來表示這是刺激說法,不是認真的建議。PO的起源與性質留待稍後說明。

這個刺激說法可以讓人思考工廠的取水和排水問題,正常的做法是在上游取水,在下游排水,刺激說法則暗示我們可以立法規定建在河邊的工廠必須在上游排水,在下游取水。如此一來,工廠如果污染河水,它將先自食惡果,工廠便會設法避免排放污水。事後看來,這個想法完全合理,有些國家已有這樣的法規。

杜邦公司曾經討論要如何處理一項新產品,唐納提出一個刺激想法:

「PO,我們把這項產品賣給競爭對手。」

這個刺激想法促使杜邦改變生產模式,大大縮短了開發的時間。

「PO,汽車應該用方形的輪子。」

「PO,飛機應該上下顛倒降落。」

「PO,信件應該在寄出後封好。」

以上說法看起來都很不合理,甚至可以說是「瘋狂」。但事實上,在製造和運用形態的自組織資訊系統中,它們完全符合邏輯。

刺激的定義很簡單,你可以毫無理由地說一些東西,唯有把話說出來,其中的道理才可能彰顯出來。這與我們平常的思考習慣大相逕庭,我們習慣說話必須有道理,但是在運用刺激思考時,我們先作沒有理由的陳述,期望說出口的話能發揮作用,證明它是有道理的。

乍看之下,這似乎只是一種亂槍打鳥的做法,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希望能碰巧得到一些好想法,有些人便是以這種方式在進行腦力激盪。事實上,在自組織系統中,刺激是有邏輯的,已經有人發表數學論文,提出相關論證。自組織系統傾向形成穩定狀態,而刺激可以打破穩定,讓系統再形成新的穩定狀態。

在正常的思考過程中,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是以上一步為基礎,這是垂直思考。我們得到的結論的效度,取決於我們從起點到結論每一步的效度,但在刺激過程中,我們從起點跳到一個任意設置的刺激點,再從這個刺激點跳到某個構想或概念。這個結果的效度無法從過程來證明,但是當結果連接到起點時,也就是問題或我們的關注點,我們就能看出它的價值。我們可以在事後以符合邏輯的方式證明它的價值,完全不損它的效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