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政府軍在28日擊退伊斯蘭國武裝部隊,奪回安巴爾省(Anbar)省會拉瑪迪(Ramadi),削減伊拉克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的燃眉之急,暫時緩解首都巴格達(Baghdad)的淪陷壓力,也讓美國與伊拉克的軍事合作看見成效。根據《美國有線電視網》(CNN)的報導,阿巴迪在受訪時興奮表示,伊拉克將在2016年結束與伊斯蘭國的戰爭。
收復拉瑪迪對伊拉克政府軍的象徵意義非凡,除了解除巴格達的隨時可能淪陷的危機,讓兵力向北推進,也宣告美伊兩國自2014年6月起的軍事合作成果卓著。另一方面,拉瑪迪的勝利讓伊拉克人民看見總理阿巴迪調解遜尼派、什葉派和庫德族三方衝突得到效果,國內反對聲浪漸減。
然而,勝利對伊拉克的鼓舞恐怕只是一時,根據報導分析,伊斯蘭國仍然控制西部地區,而伊拉克在失去油源後經濟大亂,加上伊斯蘭國武裝部隊依舊潛伏在城市周圍,重建之路還很漫長。
Iraq declares #Ramadi liberated from IS, sweeps for bombs https://t.co/ieoscPcpST pic.twitter.com/l6CfLCjPd5
—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2015 12月 28日
中部大城拉瑪迪
拉瑪迪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西方110公里,人口約150萬,在伊斯蘭國佔領後,超過50萬人逃離城市,有如一把匕首直插在伊拉克心臟邊緣。28日,在美國空軍與當地民兵的幫助下,伊拉克安全部隊(Iraqi Security Forces, ISF)宣布收復中部大城拉瑪迪,結束伊斯蘭國在當地長達6個月餘的統治。
收復拉瑪迪 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在收復拉瑪迪之前,總理阿巴迪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在2014年8月接下總理職務後,伊斯蘭國勢力有如洪水般湧入伊拉克,多處產油省份即告淪陷,國庫頓時瀕臨破產;正當伊拉克政府軍在與伊斯蘭國戰事膠著,內政又因貪腐問題失去民眾信任。
現任副總理馬利基(Nuri al-Maliki)在旁虎視眈眈,國內外媒體紛紛把問題歸咎在阿巴迪身上,認為他對戰爭「態度消極」,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更在一次公開場合中表示:「與伊斯蘭國作戰的最大問題,就是伊拉克政府軍缺乏鬥志。」
就在此時,阿巴迪下了一步險棋,不但公開宣示將奪回拉瑪迪,並在檯面下支開遜尼派民兵,並允諾在得勝後將當地維安移交給什葉派勢力,作為什葉派在北部城市對抗伊斯蘭國的交換條件。
Iraqi troops "liberate" Ramadi but pockets of ISIS remain https://t.co/Y3TrWneYza pic.twitter.com/Jmiu5vycOV
— TIME.com (@TIME) 2015 12月 29日
阿巴迪政府喘口氣
如今拉瑪迪回到伊拉克政府手中,不但為阿巴迪爭取難能可貴的喘息空間,讓國內民心稍許安定,更成功籠絡什葉派勢力加入己方陣營,讓伊拉克政府在北部地區的戰役拔得頭籌,驅逐伊斯蘭國勢力乍現曙光。
即便如此,阿巴迪仍不能掉以輕心。根據CNN報導,多數戰情分析表示,伊拉克政府軍攻下拉瑪迪並非難事,困難的是收回城市之後的掃蕩工作,此外,城內超過150萬的難民也會讓伊拉克政府忙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