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針對外媒稱「一帶一路戰略正引發地緣政治緊張」的評論做出反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倡議,不是地緣政治工具。
他說:「中方將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深入推進與沿線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12月25日,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刊登的一篇文章說,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正在製造地緣政治壓力,一些國家越來越擔心會變得過度依賴中國。陸慷就此回答了記者的有關提問。
陸慷說:「中國沒有什麼所謂的謀求勢力範圍的地緣戰略意圖,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
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兩年多來,已有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態積極,很多國家與中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簽署了合作協議或達成對接共識,「反映出一帶一路契合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需要,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順應了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
投資和工程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倡議。提出「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
這一倡議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受到印尼、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白俄羅斯及非洲等一批國家的歡迎,同時在國際上也引發了一些質疑和爭議。
有中國學者指出,從全球地理經濟版圖看,「一帶一路」貫穿歐亞非大陸,人口和經濟總量分別佔全球的63%和29%,沿線國家大多數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增長潛力巨大。此外,一帶一路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治理結構。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一帶一路」的六大經濟走廊和海上重要港口建設都強調交通大項目建設。
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前十個月,中國對外投資額同比增長16.3%,至952億美元;其中,「一帶一路」相關投資同比增長36.7%,至 131.7億美元。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0個國家新承攬對外承包工程項目2677個,新簽契約金額645.5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契約金額的43.3%。
(編譯/責編: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