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亨利福特帶汽車工人工會領導人參觀最新的自動化工廠,正為了自動化生產線不需要工人,洋洋得意。工人工會領導人回了亨利福特一句話,「你打算如何讓這些機器人買你的車呢?」
這段對話可能是虛擬的,但是卻預示了科技長期快速發展下,工資、生產力、 消費力架構的社會經濟結構,已經被推到了巨變的引爆點。
持續的科技進步可能威脅到各產業、各種技能水準勞工的就業,若趨勢繼續發展,將對整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隨著自動化不斷侵蝕就業和所得,大量消費者最終可能缺乏足夠所得與購買力,無法創造足夠支撐經濟的市場需求。
經濟體系生產的每個產品與服務最終都會由某個人購買,經濟學所謂的「需求」,意指對某個東西的欲望或需要,並且有能力和意願付錢購買。只有兩種群體創造產品與服務的最終需求,一是個人,二是政府。個人消費支出通常至少占美國GDP的三分之二,在多數其他已開發國家,比重大約是六○%或更多。大多數個人消費者的所得幾乎全部來自工作所得,就業是分配購買力的首要機制。
當然,企業也購買產品與服務,但並不是最終需求,企業購買生產投入要素,用於生產其他產品,或是作為投資,為了在未來得到產出。但是,如果經濟體對企業生產的東西沒有需求,企業就會停產,不再購買投入要素。一個企業的銷售對象可能是別的企業,但生產與銷售鏈的終端還是個人或政府出於欲望或需要而購買。
重點是,勞工本身也是消費者,並且可能同時是其他消費者的支柱,他們驅動最終消費需求。當勞工被機器取代,機器不會在市場上消費,機器可能使用能源和備用零件,需要維修,但這些是企業的投入要素,不是最終消費需求。若沒人購買機器生產出來的東西,機器最終也會停止運轉。汽車製造廠使用工業用機器人組裝出來的車子,若無人購買,工廠就不會再繼續讓機器人運轉。
因此,假設自動化消滅了消費者賴以維生的大量工作,或是薪資降低到只剩極少數人有足夠的可支配所得,難以想像現代的大眾市場經濟要如何持續繁榮。構成我們經濟骨幹的重要產業:汽車業、金融服務業、消費性電子產業、通訊服務業、醫療產業等,幾乎全都是針對有數百萬、數千萬潛在顧客的市場,市場的成長動力並非只是總銷售額,還得仰賴需求量。單一極度富有者也許會購買一輛很高級的車,甚至可能購買十幾輛,但不會買數千輛;同理適用於手機、筆記型電腦、餐廳的餐點、有線電視訂閱、抵押貸款、牙膏、牙齒檢查或任何其他能想像到的消費性產品或服務。在大眾市場經濟中,關鍵在於必須把購買力分布於龐大數量的消費者手上,所得若極端集中於極少數富有的潛在消費者手上,最終將會危及大眾市場的存續。
*本文選自天下雜誌出版《被科技威脅的未來:人類沒有工作的那一天》;作者馬丁.福特(Martin Ford)為矽谷軟體開發公司創辦人、趨勢先驅。在電腦設計和軟體開發領域有超過二十五年經驗,經常擔任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技發展的專題演講人,常在《紐約時報》、《財星》雜誌、《富比士》雜誌、《大西洋月刊》、《華盛頓郵報》、《哈芬頓郵報》等知名媒體發表相關領域文章,並且常上電視與電台探討科技對於社會、經濟的影響。福特擁有密西根大學電腦工程學位,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企管碩士學位,先前著作《隧道之光》(The Lights in the Tunnel)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本書也榮獲2015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商業圖書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