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星期三(1月6日)宣佈自己成功試爆了一枚小型化氫彈。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將意味著北韓首次進行了這種核武器的實驗。
氫彈是比原子彈具有更大威力的核武器,一些國際專家已經就北韓宣稱自己擁有這項技術提出了質疑。
這次核試驗並不是北韓進行的首次核試驗,但北韓宣佈首次試爆氫彈,的確在國際間引起更大的震動。
原子彈和氫彈
核武器是以如下兩種方式釋放爆炸能量的:
核裂變:核裂變發生時,鈾或鈈原子分裂成較輕的原子,並且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出能量。
核聚變:核聚變發生時,較輕的原子結合起來,組成較重的原子,並且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出能量。這個反應過程和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是一致的。
讓核聚變反應開始發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原子核攜帶正電荷,相互排斥。為了讓原子核聚集在一起,需要高溫和高壓的作用。因此,科學家把利用核聚變原理的核武器稱為「熱核彈」。
氫彈爆炸是經過兩個階段完成的。首先要啓動一個初始核裂變,隨後再由這個核裂變啓動產生最終爆炸威力的核聚變。
具體程序
一枚氫彈包含有一個「初級」原子彈裝置,這個裝置被用來壓縮能夠提供聚變原子的「二級」燃料(通常是「氘化鋰」)。
1. 「初級」裂變彈首先發生內向爆炸,這會為聚變燃料起到加熱和壓縮作用,並且以大量的中子轟擊聚變燃料;
2. 中子將和聚變燃料中的鋰結合,產生氚;
3. 氚和氘都是發生核聚變的原材料,這兩種材料在初級爆炸(也許包括部分二級爆炸)的壓縮作用下結合,生成氦,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氫彈歷史
1952年:美國首先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埃內韋塔克環礁試爆了第一枚氫彈;
1953年:蘇聯在中西伯利亞試爆了自己的首枚氫彈;
1957年:英國在太平洋聖誕島成功試爆氫彈;
1967年:中國在新疆試爆自己的第一枚氫彈;
1968年:法國在南太平洋方加陶法環礁試爆自己的第一個熱核裝置;
1998年:印度在拉賈斯坦邦進行核試驗,並宣佈引爆了一個熱核裝置。
擁核國家
美俄中英法被認為是屬於「核俱樂部」的五大國,這些國家都承認自己試爆過熱核裝置,並聲稱擁有核武器庫。
屬於前蘇聯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三國都在獨立後主動放棄核武器,把自己擁有的核武器交給了俄羅斯。
南非在種族隔離時期擁有6枚原子彈,但隨後決定放棄核武。
印度已被確認曾試爆原子彈,並且聲稱自己曾試爆過氫彈。
巴基斯坦都曾以自己的核試驗對印度的核試驗做出回應。
以色列被認為擁有非常機密的核武器發展項目,但是這個國家從來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過自己是否擁有原子彈或氫彈。
北韓已被確認曾試爆過原子彈,並且聲稱自己試爆了一枚氫彈。
北韓試爆氫彈的真實性
國際專家說,目前還不能確認北韓是否真的試爆了氫彈。
觀察家認為,北韓的確在星期三引爆了一個核裝置,而且爆炸的威力高於2013年,也就是上一次核試驗的威力,但這次爆炸的威力並沒有達到一次完整熱核爆炸的水平。
對於這次核試驗的獨立評估和判斷可能需要數日或數周的時間才能完成。
雖然北韓曾進行過潛艇發射飛彈的試驗,但是專家懷疑北韓是否擁有成功制導的技術,或是否擁有將核武器小型化到能依賴飛彈運載的技術。
(編譯:躍生 責編: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