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淡海輕軌,兼具觀光與通勤的全方位功能

2019-01-11 05:20

? 人氣

作者認為,淡海輕軌不僅兼具了通勤需求,也能更深化當地觀光旅遊的價值,是台灣未來各縣市政府具有借鑒意義的建設。(資料照,閻紀宇攝)

作者認為,淡海輕軌不僅兼具了通勤需求,也能更深化當地觀光旅遊的價值,是台灣未來各縣市政府具有借鑒意義的建設。(資料照,閻紀宇攝)

大眾運輸慣常思維是依據通勤而建設,卻忘了近代城市規劃中,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如何在符合當地通勤的基礎上,更利用大眾運輸串連起觀光資源,就這點來看,淡海輕軌成功的為台灣打開了一種可能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客觀數據顯示,淡水緊鄰台北,市民考量到房價問題,導致淡水地區連續幾年平均每年增加戶籍人數達3500人以上,因此趨勢上,淡水一帶必然會有越來越多通勤需求。

然而,筆者從城市規劃角度上觀察,更發現淡海輕軌之規劃,亦能符合觀光客吃喝玩樂的需求。

以近期營運的淡海輕軌綠山線為例,途經紅樹林生態教育館與生態步道、石牆仔等地,隨後的藍海線、八里線及三芝線幾乎網羅淡水地區的多數景點。

2018年12月24日開始試營運至12月31日,根據統計已經累積近20萬人潮,平均最多每天近3萬人次,便是因為淡海輕軌沿線有吃有玩,具有觀光潛力,以淡海輕軌綠山線為例,淡江大學站一出站就有知名的小吃店。

台灣本土藝術家幾米為淡海輕軌綠山線全線11座車站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讓國內外民眾搭乘時更開心愉悅。(圖/新北市捷運工程局提供)
台灣本土藝術家幾米為淡海輕軌綠山線全線11座車站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讓國內外民眾搭乘時更開心愉悅。(圖/新北市捷運工程局提供)

淡水輕軌本身選擇輕軌的系統,也因為其平面混合型式規劃,使得多數觀光客從搭乘行為過程,就會形成一次良好的觀光體驗,乘著平面行駛的輕軌,就可以立刻體驗到淡水的獨特風景與街景。

學者丹尼爾˙貝爾曾富有洞見性的分析:「現代社會中,如果城市中駕駛車子並不僅是購買一台車,而是購買一個道路系統使用的權利」,換言之,建設淡海輕軌不僅是買一條輕軌,更是購買了在地的一個優質空間。

崇尚轎車的城市容易淪為一個「瀝青化」的城市,丟掉了綠色,其實也就丟掉了露天咖啡館、露天茶館的可能,把本來能悠閒散步、孩子愜意玩耍的「街道」,變成車潮壅擠、空氣骯髒的「馬路」。

若我們搭乘阿姆斯特丹的輕軌便可發現,當旅客與居民能輕鬆的搭乘輕軌旅遊、上下班,少了過多轎車後,即便是普通的街道都會變成具有拍照美感、散步皆有情調的街頭,旅程與生活便能藉由輕軌與徒步的方式細細品嚐。

社區環境唯有發達的大眾交通,才能打造出質感,而觀光環境,唯有良好的社區環境,才能滋養更好的質感,因此,從這一角度觀察,淡海輕軌不僅兼具了通勤需求,也能更深化當地觀光旅遊的價值,是台灣未來各縣市政府具有借鑒意義的建設。

*作者為旅遊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