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佩霓上任首日心得:不可以覺今是而昨非

2016-02-02 21:23

? 人氣

有媒體關心,上任後,文化局將馬上面臨台北市主辦的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與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謝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謝回應,要先評估優先次序後,做整體的調整,她坦承「有點趕進度的感覺」,若遇到岌岌不可為,也要停下來想怎麼走,做不到位的也要重新補強。她說,過去參與的任何組織,很重要的工作都是完成階段性的使命,而不是強調自己要站在最高點,自己長期一直扮演的是整理秩序、穩定,與時俱進的角色,讓下一階段發展更順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她說,從小到大不是很有自信,但很有耐性抽絲剝繭,或許是因為處女座的關係,會嘗試不同的方向,坐下來觀察、穩住腳步。她說,自己不是用一年度的期程來想事情,而是用最少4、5年的思考,是用「中程計劃」的6-10年來看。

和柯文哲第一次會見,竟成為「醫生」和「病人」相遇

她表示,之所以會到台北市文化局任職,是受市長的誠意感動,柯文哲讓她感受到,希望她透過文化人全國性的參與去了解可能性,文化方面的轉圜餘地與替代性的可能是什麼,她說,柯文哲來找她,很像找醫界的second opinion(第二意見),「柯文哲是很誠懇的希望知道有什麼環節沒有打開」,她認為,柯文哲找她時,也問對了幾個文化相關的問題。

不過,有趣的是,市長與文化專長的她碰在一起,意外地變成了「醫生」與「病人」的相遇,柯與謝見面開口的第一句話竟是「啊!你為什麼會長成這樣(指因疾病造成的臉部扭曲)?」在外人聽來相當沒禮貌的一句話,在她長期跑醫院治療的習以為常下,也覺得無所謂起來,兩人居然就先聊起了造成她小臉疾病的醫療問題,回憶起與市長的這段談話,謝佩霓倒顯得自在坦然。

談到核心的文化資產,謝佩霓說,她對於帶著情感記憶的人、事、地、物從怎麼發生到怎麼走到今天都充滿興趣,,尤其談到情感、記憶,「永續性」很關鍵,「人」更是其中很重要的,她說,若人選擇性的遺忘,就會在過程中,讓歷史與文化資產的記憶慢慢被稀釋掉,這是全球的困境,不是台北獨有,而台北作為首善之都,進入21世紀要怎麼脫胎換骨會有焦慮,她說,所有的歷史、記憶是變動的,沒有歷史感就沒有未來感,「我們繼承了祖產,要努力的為未來創造可以與後代共同繼承的遺產」。

面對文資團體,就是很沒有姿態的去溝通

由於柯文哲上任後,面臨多起與文資團體談不攏的問題,在文化議題常與民衝突,謝佩霓說,會非常努力的去溝通,她也不諱言「怎麼讓民眾、非建築背景的人磨合,有一點苦,要很沒有姿態地去溝通」,她說,有時候溝通比較到位的時候,可能性就變得比較大。2日晚間的新北投火車站重組公聽會,就是她與文資、公民團體見面溝通的第一次,她說,會以出席表達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