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各級政府輕忽防災教育,致使防災整備教育徹底失敗,日本居民嚴謹有秩序的「自我防災」訓練,臺灣未曾學到分毫。地震減災防災工作落後日本數十年,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而如今臺北市長漫談防災型都更又豈是最優先的地震減災工作?
臺灣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和地形變化,經常受到颱風、水災、土石流、山崩、地震等天然災害的侵襲,國土甚為脆弱。根據調查報告,臺灣處於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臺灣遭受到地震、颱風、土石流等多重天然災害侵襲威脅所佔土地面積高達97%,影響人口96.6%,比率高居全球首位。而臺灣先天上之地形天候因素、地質敏感因素已令人憂心,復有人為破壞因素造成地層下陷日趨嚴重、過度開發與泥沙淤積影響水資源枯竭,再加上921震災遽變促使國土環境惡化,土石流災害已經變成一個普遍性、週期性的天災,這次震災後,南臺偏鄉亦難逃這樣的風險,值得我們隨時警惕。
政治人物喜談「天佑臺灣」。但我們要問臺灣究竟做了多少防震準備?又救災應變機制是否提升?縱觀臺南震災救災依然出現許多以往救災混亂景象:救難團體未能統合管理,第一線救災人員感嘆:搜救現場虛耗人力,無法進行有效的救援分配,甚至阻礙動線如同菜市場,降低救援的效率。這不但凸顯臺灣面對災害現場缺乏的不是人力,而是技術與行政管理能力,同時也有政治角力的問題;還好,賴清德市長並沒有碰到各地方政府及中央部會的分別「認養災區」,否則,情況將更為惡劣。還有,重大災難救援物資,未能有效整合,不僅物資出現不當、過多的情形,也浪費折損過多的救災人力。此外,政府對重大災難慰助金過於懸殊,921罹難者100萬元,重傷20萬元,輕傷無;此次臺南震災罹難者300萬元,重傷75萬元,輕傷20萬元。這15年來,臺灣國民所得不增反減,但災難慰助金卻有三倍的反差,凸顯政府用財心態不一,對各項重大災難處置缺乏原則任意而行,毫無標準且不公平。
讓人遺憾許多政治人物只考量一己政治私利,對災難的預防、評估、準備、救災體制的健全明顯輕忽;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攸關國家社會安危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至鉅。經由這次南臺震災,我們是否應該徹底檢討防災與救災體系,健全的防救體制與大魄力的治山防洪計畫?這實在是臺灣的當務之急啊,不應該再讓震災仍然成為臺灣的宿命傷痛!
*作者為前南投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