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月15日──反對戰爭與帝國主義、掀起階級革命浪潮 德國共產黨創始人羅莎・盧森堡遇害

2019-01-15 08:00

? 人氣

由於約基希斯因為過去在立陶宛投入的政治工作受到當局通緝,盧森堡在這段期間經常隻身遊歷歐陸各國,並在旅程中堅定了她反對國家自決的社會主義路線,她主張,在抵抗資本主義時,應以階級為單位思考,左翼的串連不應受到國家疆界束縛。1897年,盧森堡完成論文《論波蘭的工業發展》,取得博士學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柏林:社會主義革命不容修正、對帝國主義的抵抗不容妥協

1898年,盧森堡來到柏林。為了在此地大展身手,她首先需要一個德國國籍。盧森堡的做法是,找了一個德國人假結婚。於是,在她與熟人的兒子古斯塔夫・呂貝克(Gustav Lübeck)成婚並取得國籍後,羅莎・盧森堡正式加入了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她對德國境內波蘭籍礦工的組織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不過,盧森堡隨即投入一場避無可避的黨內論戰。

「我想成為一道劃破天際的閃電,用我宏偉的視野、堅韌的信念和激昂的表現,點燃群眾的心靈!」——盧森堡致約基希斯,1899年4月19日

她在1898年9月發行的宣傳冊中批評伯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的修正主義路線。伯恩斯坦認為,當資本主義愈臻成熟時,將會發展出如信貸等不同機制來延續這套邏輯,因此,社會主義者介入的方式必須與時俱進,而非追求革命。盧森堡則紮根於經濟理論,指出信貸等機制也必將崩盤(2008年的金融海嘯回過頭證明了盧森堡百年前論證的精準),她堅定地主張,資本主義一味追求利潤的邏輯是個內部矛盾,終將導致這整套制度的崩解。

盧森堡對修正主義的回應擲地有聲,讓她成為黨內的重要智囊,且確保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在此時期繼續維持革命路線。然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盧森堡的堅持受到重挫。社會民主黨決定支持戰爭,承諾帝國政府會在戰爭期間停止罷工。這對盧森堡而言,不啻是帝國主義與修正主義的雙重勝利,儘管如此,盧森堡仍然努力不懈,繼續宣揚反戰的理念。然而,她也為此付出代價,她的行為被視為叛國,因此屢次鋃鐺入獄。至此,她本就孱弱的身體也越發虛弱,但是盧森堡以堅強的意志力支撐自己,在獄中繼續針砭當前情勢,不輟地寫作。

2019年1月,歐洲左派齊集柏林,向1919年遇害的盧森堡(Rosa Luxemburg)與李卜克內西(Karl Liebknecht)致敬(AP)
2019年1月,歐洲左派齊集柏林,向1919年遇害的盧森堡(Rosa Luxemburg)與李卜克內西(Karl Liebknecht)致敬(AP)

羅莎・盧森堡:「自由,始終是異議者的自由。」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這場大戰改變了既有的政治秩序,威瑪共和國在11月8日成立,盧森堡於同天獲釋,此後積極想組織以階級立場出發的政黨參政,並發行至今仍持續刊行的基進左翼報紙《紅旗報》(Die Rote Fahne)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