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是歐洲半島的南部邊境,是一個被陸地環繞的水域,而且只有兩種方式才能抵達全球海洋。一個是從西邊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另一個是從東邊人造蘇伊士運河。地球上還有其他陸間海,但沒幾個有這麼少進入世界的出入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如地中海一般塑造了全球歷史。猶太教和基督教就在地中海盆地誕生,並且成為伊斯蘭生活中心,這裡也曾經是亞歷山大、羅馬和埃及歷史的中心地帶。該流域把歐洲與非洲還有亞洲串聯在一起,哥倫布一四九二年的航行也起源於地中海,也是因當地的政治而成行。讓這水體作為歐洲的南部邊境可確保該區動盪騷亂和其顯著的影響力。
地中海北邊在歷史上和現今都屬基督教徒的區域,除了土耳其和巴爾幹。南邊是北非,從歷史上穆斯林佔絕大多數。在東邊,黎凡特是宗教和教派的混合體,有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及種種不同。這些都是歷史戰爭的遺留物,遷移至今。
地中海地帶形成一個單一的實體,它長度約略超過兩千英里一些,在其最窄處不到一百英里寬,而在最寬處大約超過五百英里。兩岸於直布羅陀最靠近,並在黎凡特相遇。任何發生在地中海岸邊的事情都足以影響和塑造岸上的任何事件。
這就發生在羅馬人身上。他們把地中海命名為中海(Middle Sea)或者稱其為Mare Nostrum,意為我們的海,這裡曾是帝國體系的重心,有高效率的貿易像是從埃及送小麥到羅馬,需要船舶和海軍保護船隻避免海盜的侵襲。軍隊之外,主要還是貿易以及海軍讓羅馬帝國團結一致,也因為海邊狹窄才讓這得以實現。羅馬人讓這兩岸束縛在一塊,而這種聯繫至今仍然存在。羅馬和埃及還有黎凡特之間的互動並非創立一個單一系統的思維,反而是一個連結不同文化及經濟體的系統讓羅馬得以繼續維持他們的體制。
地中海的人間仙境實在令人驚嘆。坐在懸崖上俯瞰在歐亞大陸板塊邊緣的聖托里尼火山島,我能夠仔細瀏覽那一天靜止深邃的藍海,一直到深藏克里特島的地平線。但拉近看時會形成一個不完美卻仍然深邃的藍圈,那是是一個大約兩千五百年前爆發過的火山口,曾經狠狠地撕裂過小島摧毀了米諾斯文明,亞特蘭提斯的故事大概就是從這流傳下來,當然也在多年以來改變了世界氣候。很難去想像一個比聖托里尼(原名為錫拉島)更美的地方,也更無法想像一個比這更暴力的地方。
在他的最後一部戲劇《暴風雨》當中,莎士比亞描述一個在地中海島國的船難,而這島嶼充滿著巫術和魔法。大多數的人都能看到這裡的美,西巴斯辛感覺到這裡的腐敗,梵谷說:「地中海擁有鯖魚的顏色,我的意思是多變的色彩。你總是無法分辨出綠色還是紫色,你甚至也無法確定這是藍色,因為不斷變化的反射已在下一刻變成玫瑰色或灰色的色調。」荷馬提過這是酒暗色的海洋,這是我無法理解的顏色直到我讀了梵谷的顏色描述,文章中他努力想形容那片海難以名狀又多變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