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低薪、低通膨現象,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曾銘宗17日表示,適度通膨、物價適度上升,可促進消費、促進就業,進而有助提升民眾薪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7日審查保險法修正草案。曾銘宗強調,香港、新加坡等經濟體過去平均通膨率為1.7%,且美國也訂低於2%的通膨率,是非常合理的,然而,台灣過去20年平均通膨率只有1.1%,處於低度通膨情況。
曾銘宗說,適度通膨、物價適度上升,有助提升民眾收入,如南韓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已升至2.8萬美元,香港甚至達3.8萬美元,台灣卻仍維持2.2萬美元,其實台灣實質經濟成長率與這些經濟體不相上下、表現不錯,但收入卻長年停滯。
他表示,南韓、香港人均GDP成長,是因為名目薪資有成長,薪水多,民眾就不會處在低薪的感覺,就如很多人到香港、新加坡工作,雖然薪水領新台幣10萬元,實質購買力可能低於台灣領的5、6萬元,但領10萬元的感覺很好。
曾銘宗強調,適度通膨可以促進消費、促進就業,經濟會成長,適度通膨企業獲利會增加,企業也會回饋給員工。
同時,曾銘宗表示,台灣是民主社會,當然可以公開討論貨幣政策等公共政策,且自己與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的立場一致,只是彼此間方式不一樣、政策不一樣,總裁有不同意見很正常。
曾銘宗近來屢次發言主張台灣應該從微幅通膨轉向適度通膨,才能促進經濟成長,讓平均薪資上升,藉此留住人才。外界解讀,曾銘宗的「適度通膨」主張,是在向央行喊話。不過央行顯然不認同其看法,16日晚間特別發布近2000字的新聞稿回擊。
央行以加拿大央行經驗,及美國聯準會(Fed)前理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教授曼斯基(Frederic Mishkin)的看法為例,強調維持低且穩定(low and stable inflation),以及具可測性的通膨率,是提振大眾對貨幣價值信心、促進強勁經濟表現,以及提升生活水準的最佳方法。
央行表示,低通膨率除了創造一個對產出、就業及所得穩健成長的有利環境,也能帶給大眾對未來更穩固的信心,允許大眾做出健全的經濟決策。此外,低通膨率有助鼓勵長期投資,能促進持續性經濟成長、就業創造及生產力獲益,而這些對改善大眾的生活水準至關重要。
央行指出,低通膨率能維護大眾購買力,尤其是領養老金者等仰賴固定收入的族群。另外,物價穩定可避免金融業過度投資,並可降低民眾對於相對價格與未來物價水準的不確定性,讓企業與個人更容易做出適當決策,從而提升經濟效率。
央行表示,過高的通膨率對於貧窮族群傷害最深,因為窮人缺乏投資金融工具的管道,無法對抗通膨率上升的衝擊,因此物價穩定可降低資源配置效率的扭曲。
曾銘宗認為,適度通膨有助薪資上升。但央行指出,若物價上漲一倍,名目薪資也上漲一倍,則實質薪資未變,社會大眾的購買力亦未增加,因此通膨率高不一定能拉高薪資。
央行強調,提高勞工薪資長遠有效的作法,是透過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勞工教育與技能水準,進一步拉高勞動生產力。另外,國際貨幣基金(IMF)、國際勞工組織(ILO)等國際組織也倡議「工資帶動型成長策略」(Wage-led Growth Strategy),鼓勵企業利潤分享,讓員工得以加薪,並創造經濟成長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