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九合一選舉之後,各媒體皆在討論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政治認同(identity politics) 的重要性也再度浮出檯面,台灣人對於國家的認同一直無法達成共識,在選舉後我們更能看出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以及政黨認同有某種程度的相互糾纏,不只左右選民的投票行為,更影響國家定位及對外政策。
此議題的處理也正是總統蔡英文2020年是否能連任一大關鍵,但她本人是否也在國家認同的議題上有所錯亂?
農曆新年總統蔡英文於小年夜推出的「農曆春節談話」影片中首次以六種語言(五種方言加英語)拜年。筆者根據新聞中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所述,今年總統拜年影片有兩大特色:其一是增加「海外僑胞常用的潮州話及廣東話」拜年、其二是總統以輕鬆的站姿「有別於傳統華人領袖類似講話總是正襟危坐」。
筆者看完兩分鐘的影片,關於總統使用海外多數僑胞使用的語言向海外華僑拜年,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疑問(直覺)是:依據總統蔡英文及執政黨國家認同,大多數早於1949年國民黨來台灣,就已移民「海外」的中國人會是台灣總統口中的「僑胞」嗎?
先撇除蔡英文說潮州話及廣東話只是為了表達友好的假設。影片前段及後段她分別使用「海外僑胞」與「華人」兩種不同意義的名詞來稱呼海外華人,因此的確有些模糊。
自從去年11月地方選舉民進黨慘敗及今年1月2日習近平的新年談話再次宣誓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外,更重新定義九二共識為「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並刪去一中各表的空間之後,蔡英文開始積極經營網路形象,希望透過社群媒體讓全世界的人明白「台灣人民並不接受九二共識」,當時也製作圖文,由精通各國語言的網友翻譯成多國語言。
然而,當我們的總統積極想與中國大陸劃清界線並且讓全世界了解「台灣從來不屬於中國」的同時,為什麼又將講潮州話及廣東話的海外華人視為「僑胞」呢?
先釐清一下華僑一詞的意思,最初出現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日本橫濱中國商人,為其子女教育,創設「華僑學校」。1906年起,孫文開始稱海外華人為「華僑」,「華僑為革命之母」這句名言,正是孫文對檳城華人所說的話。隔年,胡漢民在新加坡主編《中興日報》創刊詞中也有出現。
不過根據人類學家阿潑所寫的《憂鬱的邊界》一書提到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說,華僑的定義是移居國外的華人,仍帶有原國籍及國家認同,出生在馬來西亞的她,對中國和台灣都沒有國家認同,而只有中國血統,因此有不少人是排斥被稱為「華僑」的。
廣大的中國人旅居在外,自二戰以來、中國大陸淪陷後數量更是增加,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僑居國外之國民為華僑,是從血統觀點而言,屬於廣義的華僑定義。也就是我國所承認的華僑的確在歷史上和台灣並無交叉——華僑的祖先來自廣大的中國,大多數人的家族遷徙途徑根本從沒進入「台灣」。
而這樣的華僑定義與蔡英文的國家認同是否一致?
另外,是總統府發言人強調總統選擇在總統府的「敞廳」,以輕鬆的站姿與大家拜年,其實又是一種追求形式的表現,不禁讓人覺得只是貫徹總統近來積極經營的網紅形象,但這次的元首拜年除了酸對岸「沒有民主的地方,也許不懂台灣人的堅持。」之外,對於凝聚台灣人集體的國家認同是否有發揮功效?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