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晏專文:生命是行路的影子─悼念林博文

2019-02-11 05:50

? 人氣

文史學者林博文(左)陳清玉(右)伉儷。(林光美提供)

文史學者林博文(左)陳清玉(右)伉儷。(林光美提供)

我來美國最大的收穫是結識了幾位好朋友,林博文兄是其中之一。他是我多年的朋友,我們之間的友誼有一段很長的歷史。我最初認識他時, 我們都在紐約星島日報做編譯,時在1978年春夏之交。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第一天去星島上班, 負責編輯的(相當於總編輯)是嚴昭幫我一一介紹與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後來知道他們:一位是邱立本(現在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另一位是陳婉瑩(現在香港大學新聞系教授)他們兩位是資深編譯在星島做得比較久;還有一位小姐是實習生, 此外有一位也是新來的同事名張戡。嚴昭對我說我們還有一位也是新考進來的編譯今天沒有來,因為他母親最近從臺灣來,所以他請假一星期要陪他母親觀光遊覽。我第一天去星島上班沒有見到的那位新同事,不是別人,就是林博文。

星島日報那時在紐約是一份很左派的報紙。老闆是蘇國坤,他的目的似乎不在辦報,他在想做某一種一筆大生意,大買賣,發大財。在我離開星島後,有一天看到在紐約時報上有一條大消息,說他要運大量的中國農民到美國來幫美國人耕田,在美國的中國人反對, 美國人也反對,所以他的重心不在報館,他根本沒有一種抱負想要辦報,他把報紙交給嚴昭。也在這個時候,香港的星島系統報館要把這個「星島」名稱打官司要回去了, 辦自己的星島日報,這份星島日報現在紐約還在經營。蘇國坤的星島日報 ,更名為北美日報,不久賣了,最後賣掉的北美也是關門大吉。張戡在星島沒有做多久就離開了。我在星島工作時間也很短, 林博文大概做到十一月也不做了。過了新年後他與邱立本去三藩市幫吳基福辦報,他是臺灣南部一位有名的眼科醫生來美國辦報,這就是遠東時報,那時總編輯是俞國基(註:曾任台灣日報總編輯,台灣時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主筆,自由時報副社長)

外行人辦報比較困難,又加人地生疏,負責人經理姓許,不懂英文也不懂廣東話 。遠東一開始就先天不足,要想大展宏圖戞戛乎難兮哉,儘管這兩個年輕小夥子(林博文、邱立本)幹勁十足,無濟於事,失敗是意料中事,一年後遠東就關門了。 他們(林、邱)又回紐約, 精力彌漫,沒有多久他們參加傅朝樞辦的中報,辦得有聲有色,這是1980年代,是紐約華文報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也是報界最熱鬧的一個階段,可惜也只是曇花一現。

我在星島及在遠東(我在紐約工作)為時甚暫,與林博文來往不多。他給我的印象, 他對新聞工作無比熱忱,對人很好, 是一謙謙君子。在中報時期,(他不再是編譯而是總編輯,我在中報初編「書林週刊」--寫書評,後來編「歷史掌故」,這像副刊一樣每天出版。副刊另有其人編輯是曹又方),我與他(林)共事的時間比較久(一直做到中報關門。我也很喜歡在中報的工作,到晚年我有時還會懷念中報),往來的機會也多,我們締交就在這個時期。我發現他對朋友最是慷概熱誠,喜歡幫助人家,這是一種美德,也是他的天性。我是他的朋友,深受其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