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鴻泰觀點:華航罷工曝露出的執政矛盾

2019-02-12 06:40

? 人氣

華航機師罷工,機師工會同仁至交通部外聲援。(顏麟宇攝)

華航機師罷工,機師工會同仁至交通部外聲援。(顏麟宇攝)

華航罷工對國家的傷害仍在持續擴大中,總統蔡英文刀切豆腐兩面光的說詞顯得格外刺眼;她說希望「三贏」,但民眾出行權益受影響、華航乃至國家形象受打擊,而企業和其員工的收益大減,這都是已成事實,如何三贏?何況,迄今為止罷工還沒有中止跡象,而機師加入罷工的人數更在增加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把民進黨祕書長羅文嘉出手,展示其他國家機師優於華航機師的條件,看似挺機師一方,那麼,我們就可以更明確得知,華航這家指標企業的勞資衝突絕不僅是一家官股占大宗、近乎國營的航空公司的內部問題,而是可以看成病理切片,用來解讀執政團隊矛盾的政策和立場的窺視鏡,從中,我們才感到真正的危機來自於國家領導的漫無頭緒。

平心而論,挺華航資方和挺機師的立論均各有主張,這件事的本身,從較低層次的公司治理和組織文化等,可以分析到最上層的國家勞工政策和執政團隊的施政扞格;但最重要的是,如果前後比較,在蔡英文上任之初,蔡政府指派的華航董座何煖軒全盤接受空服員醞釀罷工時所提條件,到這次何煖軒被特定媒體頻頻操作成「硬漢」,談判時資方的強硬不讓,種種跡象都讓人懷疑,罷工背後的政治力操作。

這不能讓人相信官方所說,只占三成五股份,就可以卸責,誤以為華航已經「民營」;國發基金、航發基金和中華電信等龐大的占股比例,加上董事會成員濃重的官方色彩,華航怎麼能沒有沉重的政治包袱呢?

背這麼重的包袱,一旦爆出勞資對戰,官方的手無助大局,反而因為政治、因為官員從不將華航「視為己出」,反而益增對立,最終恐怕不但不是蔡英文文青夢囈的「三贏」,更可能是民眾和勞、資的「三輸」。

何煖軒接掌中華航空集團兩年多來,推出許多新變革。(柯承惠攝)
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對機師罷工採強硬姿態。(柯承惠攝)

不是說所有勞工爭議都要扯上一例一休,但自從蔡政府在勞動條件上立場反覆,承諾跳票,那麼「心中最軟一塊」就成了最大諷刺。蔡政府在空服員一役照單全收,卻在機師罷工這次動用傾民進黨媒體將其打成「高收入」「多休假」,華航在「疲勞駕駛」等條件一直不能和勞方取得共識,那麼就要問,機師依勞基法爭取權益,並依法取得罷工權,蔡政府又為什麼不能支持機師呢?

勞基修法難道不是完全執政的蔡政府所促成?政府進退失據,首鼠兩端。勞資之間已因一例一休政策和之前的照單全收空服員條件的政治示好,而挑動起各種爭取勞工權益的火種,那麼全面崩解勞資信任,不正是蔡政府對勞工的立場嗎?又為什麼看不到同情空服員時的政策和立場一貫性呢?

何煖軒自食其果,他的去留,只是最不重要的一端,或充其量是華航經營層面的問題,但華航資方在和勞方談判的長時間中,採取言詞激化、不斷拉高衝突的策略,試圖讓這場罷工「提早」引爆,而不在接近總統大選時爆發,這樣的動機和斧鑿之痕,外人不會看不出來。

20190201-交通部長林佳龍1日視察台北轉運站,並現場測試胎紋深度。(顏麟宇攝)
交通部長林佳龍對華航機師罷工拿不出辦法。(顏麟宇攝)

華航作為國家重要的航空公司,何煖軒和敗選部長林佳龍無法及時遏止罷火之火,更看不出交通部在此事的主導與解決能力,首先就能力不及格,總統說了不痛不癢等於沒說的話,而蘇揆則久久不露面,這時他又為什麼沒有新官上任時飆罵防疫官員的手起刀落明快的「衝衝衝」呢?

拿不出辦法,政府勞工政策立場的矛盾,蘇揆的明哲保身和華航官民體質的界定不清,這些都是要民進黨表態的關鍵;罷工事件可以看出蔡政府的治國隱憂,難怪要讓它早點爆,再晚幾個月炸開,民進黨就不必選了。

*作者為立法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