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浩鼎事件談投資與投機
浩鼎公司2002年在台灣成立,2012年股票公開發行與上櫃,2015年3月上市,資本額17億台幣,營收幾乎為0,收盤股價卻可以飆到743元,投資還是投機?合理價格為何?我無答案。
翁啟惠院長因女兒持有浩鼎股票,被多人質疑。如果股票沒人青睞,持股賠錢就變成為理想而資助新藥研發;如果別人一窩蜂股價被炒高,是否就不能回收投資?到底是內線獲利,還是不計血本無歸鼎力相助,不能因為外部投資人的行為影響股價,而產生不同定論。
浩鼎新藥能在全球40多個醫院同步進行臨床試驗,外資在解盲無法證實有顯著療效之後仍然持續保留持股比率(14%),股市投資者該持股或脫手,是投資決定,不能說翁院長的評論是干涉股市。這麼多股市名嘴,他們的評論只是參考,不需擔負投資者的盈虧。
浩鼎是創新投資公司,風險本來就大。大部分創投公司都是失敗收場,即使有學理證明有療效的抗癌新藥,都可能有淒慘下場。舊案一樁,可供參考。
EntreMed 投資抗癌新藥實驗
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小兒科外科醫師福克曼(Judah Folkman)在早年研究中觀察到癌細胞附近血管特別茂盛,想要知道癌細胞跟血管間的關係。後來發現如果供給腫瘤細胞的血液被切斷,腫瘤將會停止生長、縮小或者死亡。1992年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EntreMed 資本額只有三、四百萬美金,每年提撥150萬贊助福克曼研究了20多年還沒有具體成果的治療癌症想法。1994 年福克曼研究團隊找到抑制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的抑製劑聲名大噪。1997年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與EntreMed合作開發血管新生抑制新藥讓EntreMed得以上市,股價最高曾到達83.5美元,1999年必治妥施貴寶宣布終止與EntreMed的合作關係之後當天股票跌了一半,2002年股價不到2美元,2010年底最高反彈到6.99美元。EntreMed公司一直拖到2014年改名為CASI Pharmaceuticals,目前股價就在1.3美元附近徘徊。
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癌療效
血管新生抑制劑的確帶給很多癌症病人希望,福克曼研究團隊曾認為切斷血液供應可以治療所有癌症。也有醫師在臨床上發現血管新生抑制劑能用在治療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明、白血球粘粘視網膜的問題,及治療頑廯及甲状腺未分化腫瘤(Anaplastic Thyroid Tumor)之用。經過多年的臨床治療,發現血管新生抑制劑對血管較多器官腫瘤比較有效,例如消化道各種癌症,對其它類型癌症如骨癌、胰臟癌…就不一定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