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駭人社會事件「女童斷頭案」在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開始有眾說紛紜的討論說著死刑是否需要存在的問題,大家開始分成兩派人馬互鬥,確沒有想清楚討論死刑存廢是不是第一線該關心的。
有很多人認為這樣的犯人絕對是該死的,所以死刑是必須存在的。不過對於這樣的判決交付給政府真的是正確的嗎?不論死刑的制度是不是有所缺漏,但在這個多數人不信任政府的大環境下,卻允許政府做出判決?仔細思考這樣的直接聯想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就連受害者家屬都跳出來說明,請社會大眾不要第一時間就把事件套入制度,那身為旁觀者應該釐清的觀念,是不是不應該在這時候製造恐慌呢?
一個事件的發生,會繼續延燒的條件除了政府的處理態度以外,媒體給予的資訊也很重要,就算現在資訊交流相對平等的時代,還是容易會受到媒體片面的誤導(不一定是不正確的,但時間壓縮上需要片面資訊,加上需要聳動標題的立場上相較容易出現不正當的論述),在大家探討這件事情之前能夠先處理情緒,平靜的討論相較不會陷入無意義的謾罵之中,事情的出現相較好的處理結果也會顯得明朗。
言論的力量是比起真實行動還來的快速、且具實質能量的,雖然它看起來無形,但事實上能驅使的力量卻是有形的,如果一個正常的個體可以輕易的因為他人的言論去殺人或者自殺,那麼言論還是這麼不佔地位的嗎?言論自由所保障的是人民擁有表達意見而不需受到政府審查、限制的權利,但並不是因為如此,就可以將言論做為攻擊、煽動的武器。
所以目前了解的現象應該處於預防身邊類似的狀況產生,更積極的做法可以提出改善制度,種種行為都優於撻伐身邊對於死刑立場與自身不同的對象。
*作者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