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只有坐在辦公室才算加班嗎?慣老闆使出這3招,政府想抓責任制都抓不到

2016-05-12 11:23

? 人氣

在台灣許多公司責任制氾濫,政府雖然祭出勞檢,遏止責任制,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責任制像變形金剛一樣,換個名字,就不叫責任制了。

台灣責任制氾濫,上班族怨聲載道,逼得政府到企業厲行勞動檢查,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企業就讓責任制像變形金剛一樣,換個名字,換個樣子,讓人認不出來原貌,和政府大玩躲貓貓遊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近日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高達47.9%受訪者表示目前的工作就是採用「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也就是說它仍普遍存在,但是政府卻莫可奈何。

變形手法-1:換個加班地點

責任制變形的結果,出現以下一些新的加班現象:

1. 回家加班

我有一位同事離職後,到一家筆電大廠任職,因為這家企業的加班是出了名的,員工經常要趕捷運最後一班回家,錯過了就必須搭計程車,所費不貲。這位同事說,其實加班情況並未改善,只是換了一個地點罷了!

「主管有明言,不希望我們加班,不過是不希望看到我們在公司加班,不代表不希望你在家加班,我們都聽得懂言下之意,每個人都把工作帶回家做,做多晚是我們自己的事。」

等到大家都在收拾,準備下班時,主管會適時的出現,若有所指的提醒大家:

「大家都下班了,明天要看成果喔!」

2. 填加班申請單

一位工程師在ptt上提到企業的另一種作法,必須填寫加班單,經過主管同意,才可以加班,但是主管不會批准。因此,留下來在公司裡就不算是加班,因為沒被批准啊,公司不知道啊,而公司不可能去干涉同事是不是在做自己的事。

3. 先刷下班卡

還有企業會要求員工,下班時間一到,一律先去打下班卡,再回到座位繼續工作。因為政府來做勞動檢查時,是抽檢打卡紀錄,只要顯示大家都凖時下班就沒有違法紀錄。

變形手法-2:換個好聽的名稱

現在企業面對「責任制」這三個字,可說是聞之色變,但是畢竟裡面多的是管理專家,最近他們發明了一個新名稱,那就是「自主管理制」,有還權於民的意味,非常能迎合在學運中長大的這一代,聽起來讓人舒服愉悅多了。至於「自主管理制」的定義,MBA智庫百科是這麼解釋:

「自主管理,是將決策權盡最大可能向組織下層移動,讓最下層單擁有充分的自主權,並做到責任權利的有機統一。自主管理為每一位員工都提供一個參與管理的渠道,它強調自律,主要運用員工內在的約束性來提高責任感,使他們從內心發出要『我要做好』的願望,並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為。」

看來,「自主管理」仍然隱含著「責任」的精神,只是字面上已經看不出任何「責任制」的蛛絲馬跡,但是在這個換湯不換藥的新名稱下,腦袋還是舊的那一個,員工在下班這件事上,仍然必須要懷抱著百分之一百的「責任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