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重點所在:不論何時,只要你感覺自己因為一閃而過的念頭、情緒或感受而動搖,你就會面臨一個簡單的抉擇:是要慎思明辨,或是混淆不清。你可以觀察並辨識這些念頭;或是放任自己受制於這些想法,也就是把自己跟這些念頭「混為一談」。替這些念頭、想法或感受命名,有助於你從中抽離,不會過度認同或陷入其中。例如:喔,「那是我的老朋友菲爾(Fear,即恐懼)」、「現在這位是自我批判先生」……利用這樣的方式,藉此降低它們對你的影響,幫助你保持平衡與冷靜。我的朋友多娜還喜歡利用英文的諧音,為她的反射式情緒取一些好笑的名字,例如「恐懼弗雷迪」(FreddyFear)、「批判茱蒂」(Judge Judy)和「憤怒安妮」(Anger Annie)(幽默感也是你最好的朋友,可以幫助你重拾來自陽台的洞見)。一旦你為劇中所有角色取好名字後,就可以與自己保持距離。
停止批判,用同理心傾聽自我
根據心理學家估計,我們一天產生的念頭,在一萬兩千個到六萬個之間。大多數︵高達八○%︶都是負面想法,像是忘不了自己犯過的錯誤、在內心交戰的罪惡感,老想著自己的不足之處……等。對有些人來說,內在的批判聲浪嚴厲而強烈,也有些人聽到的音量較微弱。但無論如何,或許都無人能倖免。
「你說錯話了!」、「你怎麼可以一直這麼盲目?」、「你做得糟透了!」類似這樣的每一個負面思緒都等於在否定你自己。有句俗話說:「如果你用對自己說話的口氣對朋友說話,是絕不可能交到朋友的。」自我批判可說是自我了解的最大阻礙。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別人,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懷抱同理心,像好朋友一樣傾聽他們說話。同樣地,當我們想要了解自己時,也可以懷抱同理心,聆聽自己的心聲。請試著以尊重與正面的態度,專注於自己內心的聲音,不對自己說負面的話,接受你原本的樣貌,放棄自我批判。
人們常常把「同理心」與「同情」混為一談,但兩者並不相同。同情意味著「陪對方一起感受」,代表為別人的不幸感到遺憾,但不見得理解對方的處境。相反地,同理心意味著「感同身受」,代表了解置身其中的感受。
帶著同理心傾聽自己的心聲,這種做法比純然觀察的層次更加深入。觀察是只從外在觀看,而傾聽卻是從內在去感受;觀察提供超然獨立的視野,而傾聽卻帶來親密無間的理解;觀察提供的是科學家的研究精神,讓我們了解甲蟲在顯微鏡下的模樣,而傾聽卻讓你了解身為甲蟲的感受。這兩種方式都讓我們獲益良多。人類學家發現,了解國外文化最好的方式是,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另一方面又同時保有局外人的觀點。我發現,這種所謂的「參與觀察法」,對了解自己同樣也有幫助。